•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西昌森林火災中的95后撲火隊員:“火燒到家門口,我不保衛誰來保衛?”

    2020年04月05日21:15  來源:封面新聞
     
    原標題:西昌森林火災中的95后撲火隊員:“火燒到家門口,我不保衛誰來保衛?”

      3月30日下午,西昌市經久鄉發生森林火災。很快,濃煙和草木灰向西昌城區飄來。雖說,城里一片土黃色,空氣中也能明顯聞到刺鼻的煙味,但和很多人一樣,曹正認為,這場火應該很快就會熄滅。

      他不知道的是,進入3月,西昌迎來干風季節,異常的晴熱天氣,讓這座城市連續20天沒有降雨。加上勁兒大且多變的風,火情迅速擴散并伴隨著多處飛火,多處多線速燃。起火后,火勢沿經久、馬道、瀘山后山擴散。

      當天,火勢就威脅到瀘山附近的加油站、州農業學校等幾個重點單位。晚上,站在空曠的地帶,遠遠的就能看見火線逐漸蔓延,往山上爬去。人們在安全的地帶,看著滅火車輛來來去去。

      第二天上午,新聞滾動播報,曹正得知有19名勇士在這場火災中犧牲。他這才意識到,火燒到自家門口了。“我不來保衛還等著別人來保衛?”隨后,他去了武裝部。

      離家時,他給家人說,自己去當志愿者,為了方便,晚上就不回家了。

      從做后勤到上一線

      3月31日中午,曹正來到武裝部當志愿者,負責給一線撲火隊員配送物資。

      和其他志愿者不同的是,這個1998年出生的小伙子,剛退伍轉學到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成為一名大學生。他說,想到自己是退伍軍人,他就必須到前線去。于是,他向武裝部反映了這一情況。不久,他被編入一支還在待命的民兵隊伍。

      因為來得匆忙,被編入隊伍時,他身著T恤、牛仔褲,腳上踩了雙運動鞋,一身休閑裝束。隨后,武裝部在進行物資補給時,帶來了衣服和裝備,他這才順利跟著隊伍上了一線。

      因為是最后一批出發,等他們達指定位置——電池廠時,天已經黑了。當時,火已從山上燒了下來,逼近電池廠的居民區。這里住著很多退休工人,由于子女不在身邊,加上行動不便,老人們轉移艱難。

      在了解具體情況后,他們將所得信息向上匯報。隨后,救護車輛趕到,他們將老人們安全轉移。此時,火勢已經逼近山腳,整個電池廠里濃煙滾滾,全是樹木燒焦的味道。

      人群疏散完后,他們來到廠區一個活動室,一人領一件大衣就地露營。晚上12點左右,他們開始休息。

      第一站柳樹樁

      曹正說,因為沒風,所以打火都是在上午。4月1日凌晨5點,他們便往火場趕,盡早到達盡快控制火勢,等下午風起時,才有足夠時間挖好隔離帶。

      他們此行的第一站是柳樹樁,那個19名勇士犧牲的地方。得知這個消息時,他在山上,腦海里只浮現出兩個字 “責任”。“他們用犧牲換我們平安,若需要我犧牲,去換大家平安時,我也會義無反顧,絕不躲閃。” 他說,當時他就這么想。

      山上火勢很大,竄天火呼呼的往樹木樹冠上冒,4、5米高的樹,一顆挨著一顆倒下。山火過后,山上一片焦黑,地上沒有雜草,只有樹干突兀的杵在原地。火場上已集結了好幾批消防員和民兵。

      滅火任務開始。消防隊頂在整個隊伍最前面,將咄咄逼人的大火打小,民兵隊伍緊隨其后,將小火打滅并用土掩埋。因為山高無路,消防車沒法進入作業,他們只能拿桶提水。一桶水20斤,一個人提兩桶,從取水點到火場,得跌跌撞撞走40多分鐘。

      他說,他們離消防員最近的時候,雙方大概只隔了30米,熱浪撲在臉上,打得人直生疼。因為一直提水,很多人很快就吃不消了。此時,風不合時宜的襲來,卷起塵土,也將被打滅的火再次喚醒,他們只得暫停滅火作業,往山下撤離。

      山上沒打滅的火越來越盛,像瘋狗一樣,追著消防員撤離的腳步。下山的路上,之前打滅的火死灰復燃,想將山上一行人包圍在其中。民兵隊伍只得一路撤一路打,趕在火勢變得兇猛之前,開辟了一條下山的路。

      當晚,受風力影響,電池廠后山火線向東蔓延約5公里,西昌城區可見明火。因該地山勢陡峭,加上火勢較大,夜間難以作業,撲救轉入以防守為主。

      當曹正他們一行和消防隊撤回電池廠的露營地時,那兒已經不安全了。他們只得往邛海邊走,尋一個落腳之地。

      走了一圈,他們沒找到合適的露營點。當走到古城村時,附近的民宿接待了他們。他們對民宿老板說,身上臟,怕把店里弄得一團糟,想拒絕好意,老板一句“隨便住”打消了他們的顧慮。

      住下后,他們很快從志愿者手里得到了補給,也洗上了個熱水澡,手機充上電后,他們往家里報了平安。本以為要露宿街頭的眾人,得到了一個舒適的休息環境,曹正說,這讓他感到,這個火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撲滅。

      火場上的入黨儀式

      4月2日,隊伍依舊是凌晨5點出發。這一天,1022人的隊伍向瀘山正面、電池廠后山、大營農場響水溝、經久鄉、馬道深溝展開明火撲救和煙點清理工作。

      他們一行移防夾皮溝。雖然火勢較頭一天而言弱了不少,但他們所在區域樹木茂密。樹一倒,不僅能擴大山火范圍,還有傷人的可能。這個火場上,依舊滿是威脅。

      前方的消防員用電鋸將樹鋸倒,并就地展開滅火作業,待區域內沒有可燃燒物后,再往前走。他們一行則跟在消防隊后面撲滅余火。

      隨著離消防員越來越近,空氣中灰塵也越來越重。他說,雖然發了口罩等防護物件,但在火場,這些護具會讓呼吸困難。所以他們干脆將其取下,這樣做有得有失,那滾燙的灰塵就會不住地往他們鼻腔鉆,弄得喉嚨里全是。

      中午,火場的火勢得到控制,消防隊就地為部分消防員舉行了一個火線入黨儀式。他說,這看得他熱血澎湃,一種榮譽感也慢慢從心底升起。

      儀式完畢后,這批在山林里與烈火糾纏了70多個小時的消防隊員前往下一個火點,而他們一行則退守半山腰,一直到第二天。當晚,他們就地休息。“天當被子地當床。”快到早上的時候,山上的露水,將他們的衣服、褲子、鞋子盡數打濕。

      再回柳樹樁

      4月3日上午,火勢得到控制,他們一行再次移防柳樹樁。雖然那兒正面火勢得到控制,但背面還有煙點。

      在值守途中,藍豹救援隊趕到現場。在查看情況后,藍豹救援隊得出雖還有煙點,但山背面有隔離帶,沒有什么危險的結論。此時,他們一行已在山上參與撲滅明火行動,共4天3夜,指揮部隨即調來了一批民兵將他們換下。

      當晚,曹正回了家,灰頭土臉,從頭上臟到腳下,他媽媽很是心疼。他說,在直面山火時,其實心里也很害怕。但到火場后,隊伍里老黨員、老隊員,他們有老有小,肩頭扛著家庭的重擔,但還是義無反顧的擋在他的前面,看到這些他也就不怕了。

      他說,當第二次回到柳樹樁時,他們圍坐在一起,視野開闊,指著遠處的山,聊著哪條火線是他們打滅、哪座山是他們救下時,他心里的自豪感噴涌而出。“感覺自己打贏了場硬仗。”(封面新聞記者 肖洋 徐湘東)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