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評論|所有的改革謀劃 都奔著明天的“卓越”

    2024年11月14日14:38 |
    小字號

    所有改革的謀劃,都是奔著難題去,迎著難點上,所有美好的預期,都落腳在“拼搏實干”,而所有的追問,最終都將抵達城市明天的更輝煌。

    成都更輝煌的明天如何繪?成都人更美好的生活怎么創?

    11月13日,成都市委十四屆六次全體會議召開,聚焦改革,審議通過了《中共成都市委關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成都新篇章的決定》。

    以改革,去照亮每個成都人的生活,以改革,去贏得成都更加卓越的美好。

    一座城,一城人,共同的關注投射于同一個議題,打開這個議題,所有的期盼仿佛都有了答案。

    成都全面深化改革,為何改?改什么?怎么改?一連串問號,回應關切,標注當下,打開未來。

    一問成都改革的動力在哪里

    這個答案,就鐫刻在成都前行的足跡里。

    3000年一路前行,改革的身影無處不在。

    李冰治水,興水利改革,遂有“天府”美名天下傳。文翁辦學,啟教育改革,在中國最早實踐教育公平。交子問世,以金融領域一個小切口改革,繁榮了整個絲路。

    新中國改革開放,成都依然勇立潮頭。

    最早開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嘗試,率先進行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實踐,最早突破生產資料不能作為商品的禁區。希望集團,是中國第一家私營企業集團;蜀都股票,是新中國公開發行的第一只股票;徐家大院,是中國第一家“農家樂”。

    改革,以獨特的方式勾勒出成都前行的獨有軌跡。當時間來到今天,改革,仍是城市向前的最澎湃動力。

    當成都經濟體量、承載容量不斷上升,在國家戰略中的地位也愈加彰顯。以一域之改革為發展增動能,以一域之創新為全局作貢獻,是成都的應有擔當。

    當成都跨越2萬億臺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和全方位轉型的窗口期已經來到。改革,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的關鍵一招。

    當“最具活力和幸福感”成為成都城市新名片,改革,是激發和釋放更多創新創造活力的最關鍵,是描繪城市高質量發展畫卷的“神來之筆”。

    二問成都深化改革改什么

    發展需求在哪里、改革就指向哪里。而奔著問題去、向著難處攻的改革,才是深化改革。

    緊盯發展所需,問題所在,市民所盼,城市所能,全會劃出攻堅突破重點任務——

    聚力有效履行國家賦予的時代使命和戰略任務攻堅突破,聚力拼經濟、搞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攻堅突破,聚力科技產業深度融合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攻堅突破,聚力建設國際門戶樞紐推進高水平開放攻堅突破,聚力強縣活鎮興村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攻堅突破,聚力擦亮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名片攻堅突破,聚力提升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能力攻堅突破。

    如何發揮多重國家戰略疊加優勢,加快走出一條中國式現代化超大城市發展新路?

    如何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真正拼出高質量、干出新篇章?

    如何以科技創新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拓展空間、深度賦能,以產業發展為科技創新提供轉化載體和應用場景,打開新質生產力的未來發力點?

    ……

    每一個攻堅任務,都是改革的硬骨頭,都需要以新思維去打開新思路。

    比如作答城鄉融合發展這一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大課題,全會給出了“強縣活鎮興村”這一嶄新思路。

    “圈層”,某種程度來說是成都發展的慣性思維。但當“圈層”已成為成都發展的桎梏,如何破題?答案是,“強縣”,以八縣市撐起全市發展的“底部”、成都都市圈的“腰部”;“活鎮”,以工業重鎮、農業大鎮、商貿強鎮、文旅名鎮、特色小鎮的“小精彩”,助推全域的“大發展”;“興村”,以產業興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不斷豐富公園城市鄉村表達。

    再如“關鍵在產業、重點抓園區、最終看質效”,“持續推進治理理念、模式和手段迭代變革”,都體現了對傳統思維方式的打破,對傳統工作方法的突破。

    三問成都深化改革靠什么

    回答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回答成都的深化改革,需要什么樣的干部去擔當,需要什么樣的干部去實干。

    要敏感敏銳。善審時,能度勢,把對戰略先機的洞察轉化為謀事、干事、成事的優勢。

    要立說立行。說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

    要創新創造。大膽走出“舒適圈”,觀念一新天地寬。

    要認真較真。敢挑最重的擔子,敢啃最硬的骨頭。

    要實干實效。干工作,抓與不抓完全不一樣,認真抓與應付抓完全不一樣,全力以赴抓和盡力而為抓完全不一樣。

    說到底,七大攻堅任務蹚的是深水區,啃的是硬骨頭。壓力大,責任重,只有以拼的姿態、拼的勁頭,拿出真本事,創新好辦法,才能蹚過深水區,啃下硬骨頭。

    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個“天”,何嘗不是“人”的合力。世人總說成都這座城市得天獨厚,其實成都的高質量發展并非“天成”,而是“人為”。成都的幸福感,是成都多元色彩中最獨特的呈現,而成都的活力,是成都現代化建設中最打動人心處。

    所有改革的謀劃,都是奔著難題去,迎著難點上,所有美好的預期,都落腳在“拼搏實干”,而所有的追問,最終都將抵達城市明天的更輝煌。

    來源:成都發布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