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機械腿”輔助爬山、機器狗成為“背夫”……

    機器人“打工天團”涌入景區(qū)

    2025年05月27日07:52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機器人“打工天團”涌入景區(qū)

    3個月前,央視春晚中機器人表演的“賽博秧歌”節(jié)目,用一場科技與藝術完美融合的視覺盛宴,推動機器人產品以親民姿態(tài)走進大眾視野,掀起全民熱議。

      今年“五一”假期,憑借科技感十足的外觀設計和實用便捷的輔助功能,外骨骼機器人一躍成為文旅市場的新晉“網紅”。在青城山、泰山、華山等知名山岳景區(qū),這個“行走的黑科技”搖身一變,成為輔助實現(xiàn)“無痛爬山”的神器,吸引無數(shù)游客體驗。

      不止外骨骼機器人。近年來,負重能力驚人的機器狗、精通多國語言的智能導游機器人、能歌善舞的表演機器人等,爭相在全國各大景區(qū)“上崗”。快速擴張的機器人產業(yè)與探索破圈轉型的文旅產業(yè)一拍即合,機器人快速在不同文旅場景中實現(xiàn)布局,成為“文旅+”服務升級的催化劑。

      “機械腿”火遍各大景區(qū)

      輔助實現(xiàn)“無痛爬山”

      “它好像能感知到你的腿部動作。抬腿的時候,明顯感受到有一股力量把你的腿給提拉起來了。”一位體驗了外骨骼機器人的游客稱,依賴于這臺機器提供的輔助力量,登山變得輕松簡單。

      這是怎么實現(xiàn)的?業(yè)內人士介紹,外骨骼機器人是一種穿戴式的輕量化智能裝備,主要通過傳感技術感知穿戴者抬腳、收腳等人體行動,并據(jù)此向穿戴者動態(tài)輸出機械動力,減少穿戴者在徒步爬山過程中的體力消耗,進而實現(xiàn)“無痛爬山”。

      目前,外骨骼機器人在各地景區(qū)主要以租賃的形式提供給游客。在牛背山經營著一家戶外徒步俱樂部的陳先生向記者透露,今年“五一”假期,趁著熱度,他們也引進了外骨骼機器人租賃服務。“牛背山每年接待大量戶外徒步游客,其中不少人對高原徒步很向往又擔心體力不支,外骨骼機器人正好能解決他們的痛點。”他介紹,俱樂部以按小時收費和包租等計價方式出租設備,其中全程包租的價格為每臺129元。

      穿戴外骨骼機器人后的效果如何?據(jù)青城山景區(qū)“外骨骼爬山助力器”的現(xiàn)場運營負責人介紹,設備可幫助穿戴者增強40%腿部力量、減少30%體力消耗。

      實際上,外骨骼機器人并非新鮮事物。在醫(yī)療康復、工業(yè)生產、物流運輸、應急救援等專業(yè)領域,它早已形成一套應用體系。近年來,由于核心技術突破、關鍵零部件成本下降,外骨骼機器人的應用場景正從某一特定領域向大眾市場看齊。而隨著消費市場需求的擴張,已有多家外骨骼機器人企業(yè)瞄準養(yǎng)老、戶外等應用場景。

      今年3月以來,峨眉山、川西竹海等四川知名景區(qū)都先后對外骨骼機器人設備進行了實地驗證測試,并宣布將在景區(qū)內開放外骨骼機器人租賃服務。

      應用于貨運、表演等場景

      機器人進景區(qū)“上崗”

      四足機器狗在崇山峻嶺間運送物資、靈活的機械臂端上濃郁香醇的咖啡、智能導覽機器人精準指引游覽路線……這些在四川各大景區(qū)“上崗”的機器人,已經成為旅游的高科技“搭子”。

      就在1個多月前,峨眉山景區(qū)里一只機器狗載物測試的場景,引得游客駐足拍照。“在機器狗的‘實習’期間,它主要承擔了貨物運輸以及協(xié)助游客搬運行李等任務。”峨眉山景區(qū)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名機器狗“背夫”的最大載重為50公斤,并能以每秒2米的速度在30度的斜坡臺階上穩(wěn)步前行。

      今年4月,萬源市東梨村的梨花進入最佳觀賞季。“歡迎來到東梨村,希望你在這里有段愉快的時光。”在村落的梨樹下,人形機器人和機器狗正向過往的游客打招呼,并通過跳舞、倒立、翻滾等表演,給游客帶來耳目一新的體驗。數(shù)據(jù)顯示,通過“機器人帶你游東梨”特色活動,當?shù)貑稳瘴慰土客仍鲩L45%。

      此外,四川也有景區(qū)在機器人的應用場景上“卷新意”,計劃將“無人機+文旅”玩出新花樣。今年3月,成都市大邑縣把“共享無人機定點拍攝服務場景”列入“大邑數(shù)字文創(chuàng)科技應用場景清單”。該項目旨在讓普通游客也能輕松獲得專業(yè)級航拍體驗,打造“航拍+社交+營銷”的智慧旅游新生態(tài)。

      目前,各地景區(qū)引進的機器人已廣泛應用于多個服務場景,包括導覽講解、游客導流、娛樂表演等領域。而這些涌入景區(qū)“打工”的機器人們,為游客打造了沉浸式的智慧游覽體驗,為文旅產業(yè)破圈轉型有效助力。

      科技引流、創(chuàng)新服務、價值轉化,各地景區(qū)正在打造自己的“文旅+機器人”三部曲。業(yè)內人士表示,如何讓機器人從初期的“流量爆點”進階為深度體驗的核心載體,則成為行業(yè)下步發(fā)展的關鍵所在。(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尹夢奇)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