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wǎng)
    人民網(wǎng)>>四川頻道

    瀕危植物為何常見?(把自然講給你聽)

    楊 靜
    2025年05月30日09:57 | 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
    小字號

      紅豆杉、銀杏、水杉……生活中常見的瀕危植物,是人工繁育而得。擁有了較大的人工種群,并不意味著植物不再“瀕危”

      

      剛剛過去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多項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公布。據(jù)了解,目前我國100余種瀕危野生植物得到搶救性保護。

      紅豆杉、銀杏、水杉都屬于瀕危植物。也許有人會問,小區(qū)里的紅豆杉、路邊種的銀杏、湖畔的水杉……既然是瀕危植物,為何比較常見?其實,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瀕危植物有個共同特點,它們都是人工繁育而非自然繁殖的。只是由于它們的野生種群或者自然條件下的個體數(shù)量稀少,科學家依據(jù)它們的野外分布狀況,把它們評為瀕危植物。

      目前,我國已實現(xiàn)對銀杏、水杉、珙桐、羅漢松等瀕危植物的人工繁育,培養(yǎng)出較大的人工種群,發(fā)揮其景觀或生態(tài)作用。

      有些瀕危植物適合在特殊生境生存,人工繁育有助于解決特殊地區(qū)缺少綠化樹種的問題。如金沙江河谷的云南梧桐,耐旱、耐貧瘠,如果實現(xiàn)批量人工擴繁,能成為干熱河谷地區(qū)綠化重要樹種。科學家已經(jīng)在干旱地區(qū)建立試驗基地,通過小規(guī)模栽培研究其應用效果。同時,作為本土樹種,云南梧桐不僅可用來綠化,還能為動物提供庇護,其果子還可以作為松鼠的食物。

      值得注意的是,瀕危植物雖然擁有了較大的人工種群,并不意味著這些植物不再“瀕危”。銀杏、水杉野外分布范圍有限,野生種群數(shù)量很少,遺傳多樣性匱乏。一旦出現(xiàn)極端氣候或者傳染性病蟲害等,它們就可能面臨滅絕風險。因此,國家將瀕危植物列入重點保護名錄,對其野生種群加以保護,既可以保護瀕危植物本身,也能保護瀕危植物賴以生存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另外,人工繁育固然是瀕危植物的重要保護方式,但僅靠人工繁育遠不足以保護瀕危植物。我國采取多種方法,如采集野外種群的種子存放進種子庫、把野生個體遷地保存、建立瀕危保護區(qū)或保護小區(qū)等,來保護其野外種群和賴以生存的生境。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本報記者楊文明采訪整理)

      選題線索來信郵箱:rmrbstb@peopledaily.cn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30日 14 版)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