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從社區街巷到企業產線 成都粽葉飄香

    2025年06月03日08:11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從社區街巷到企業產線 成都粽葉飄香

    5月31日,正值端午,走進馬鞍東路和營康北苑社區,糯米、粽葉和餡料融合的香氣撲面而來——一個是耳熟能詳的“粽子一條街”,另一個是藏著“市級非遺”的粽子聚集地。最近,成都的粽子生意迎來銷售高峰期,買粽子的市民游客從節前幾天就大排長龍。

    粽子承載千年文化底蘊,現代產業正為其注入全新活力。記者采訪了解到,“粽子經濟”的升溫為成都美食產業添上了一把火。與此同時,今年消費者選出了市場“新寵”——健康化浪潮正在重塑粽子產品矩陣。

    “粽子一條街”

    門店銷售生意火爆

    端午前夕,成都許多粽子商家從早上7點一直忙到深夜。記者在“粽子一條街”看到,速度快的“老手”幾秒鐘就能包好一個粽子。商家楊先生直言,“生意相當火爆!門店日銷量達到了2000斤。”

    今年多數產品價格與去年持平,普通散裝粽子每斤售價15元—35元。市民王女士說,“我買的‘七星連珠粽’售價為每斤35元,傳統鮮肉粽1個5元左右。”

    “我們今年開賣以來,單日銷量最高達到10萬個以上,肉粽銷售占比超50%。”在營康北苑,成都市級非遺項目趙粽子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趙萌介紹,“賣得最好的大肉粽肉和米的比例接近1:1,吃起來每一口都有米又有肉。”

    隨著“非遺粽子”聲名遠揚,小區里也接到了大訂單,“我們與旅游平臺、水產養殖企業等攜手開發聯名新品,比如鰻魚粽做了幾萬個,供不應求。”趙萌介紹道。

    食品加工廠

    提升產能加快生產

    在成都,粽子老手藝在智能生產與文化賦能中煥發新生,食品企業開足馬力忙生產。近期,位于溫江區的成都五芳齋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處于滿負荷運行狀態。作為五芳齋建設的除總部以外全國唯一的食品生產配送基地,隨著升級改造項目的投運,今年手工粽的日產能提升到80萬個,更好滿足增長的市場需求。

    “除了自有品牌的粽子生產,我們還接收了委托加工訂單,整體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近20%。”成都五芳齋食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融合在地文化,“粽子體驗”不斷創新。今年,成都華亭食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耀華”共推出6個系列、29種口味的粽子。“我們增加了許多以川菜為靈感的川味款,如熊貓豆椒麻鮮肉粽等,為消費者帶來不一樣的口味體驗。”

    成都商超

    “養生”粽子擺上貨架

    近日,“中藥粽子”一度沖上熱搜。記者走訪成都商超發現,許多“養生”粽子被擺上貨架,成為端午的新寵。相關數據顯示,烏米粽、紫薯粽搜索量同比激增120%,低糖低脂產品已占據15%的市場份額。

    高校團隊參與了“養生”粽子研發中。今年,成都中醫藥大學推出老陳皮鮮肉養生粽、老陳皮八寶養生粽、三葉清香養生粽等口味的“養生粽”,面向校內外預訂銷售。

    全國工商聯餐飲業委員會委員張蛟表示,近兩年,養生的概念比較熱門,粽子這種產品本身也是一種養生食物,“它的主料糯米就有養心益氣的作用。如今,在創新驅動下,增加陳皮、山藥等有益健康的食材,更符合當下消費者對于健康的需求。”

    現在,80%消費者在非端午時段購買粽子,其中悅己型消費占比65%,折射出食品工業從節令符號向日常消費品的轉型。據了解,成都有粽子商家推出了巧克力豆沙口味等新品,將在端午節后上市。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吳茜

    (責編:袁菡苓、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