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河南濮陽——

    這里的涼皮“裹”著吃(跟著味蕾去旅行)

    本報記者 任彤彤
    2025年06月04日09:4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老板,裹個涼皮兒!”夏日,走在河南濮陽的街頭,總能看到這樣一幅場景:店主拿個小盆兒,麻利地攪拌著色澤鮮亮的配菜,然后將配菜鋪展在一張圓溜溜的涼皮上,裹成一個扎實的卷兒,遞給顧客。

      在這座豫北小城里,吃裹涼皮仿佛成為人們迎接夏日的專屬儀式。

      作為中華傳統小吃,若以原料區分,涼皮有米皮和面皮兩大類,被各地勞動者創造出了不同的形態與風味:麻醬涼皮、搟面皮、紅油面皮、熱米皮……種類繁多、口味多樣。那么,濮陽的裹涼皮,有何獨特之處?

      涼皮透亮,完整不破。裹涼皮所用的面皮,以小麥面粉為主要原料,經過和面、洗面,得到乳白色的面漿,將其倒入圓盤里緩緩旋轉,開火蒸制、定型,最后整張揭下,攤在案上靜置晾涼即可。隨著時代發展,有的店鋪創新性地在涼皮制作過程中加入火龍果汁、胡蘿卜汁、菠菜汁,不僅提升營養價值,也豐富了涼皮的色彩。

      涼皮一裹,“內有乾坤”。薄薄的一張涼皮,裹起來卻有成人胳膊粗細;里面的配菜豐富,黃瓜絲、面筋塊、涼面、花生碎……可以根據喜好自行選擇,淋上芝麻醬、蒜汁、醋汁、辣椒油等調料。捧在手中,咬上一口,涼皮柔韌、黃瓜清爽、花生酥脆,醋香、蒜香、辣椒油香混合在一起,瞬間涌入口腔,刺激著味蕾。

      濮陽地處黃河下游北岸,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戚城遺址、澶淵之盟紀念館等無不昭示著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東北莊雜技文化園區、濮水小鎮、龍山龍湖旅游度假區等也成為新興的文旅亮點。游客到濮陽賞古跡、游龍湖、看雜技,裹涼皮也作為“濮陽味道”的代表之一,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

      據統計,濮陽已有超過2500家涼皮門店,帶動上萬人就業。當地有關部門發起成立了涼皮行業專委會,引導涼皮產業實現品牌化、規模化、組織化,進一步助力文旅消費提質升級。濮陽已舉辦兩屆涼皮美食節,并推出主題歌曲《歡迎來濮陽吃涼皮》;活動期間,游客們可以“一站式”品嘗到不同品牌和口味的涼皮,還能在“自助涼皮體驗區”沉浸式體驗涼皮制作的全過程。

      味覺是穿越時空的奇妙紐帶。看似尋常的裹涼皮,對于初到的旅人,是詮釋風土人情的名片;對于歸鄉的游子,是激活記憶的開關。走在濮陽的街頭,捧一卷裹涼皮,看攤販熱情地招攬顧客、熟人用方言互相寒暄、游客拿著相機記錄生活……細碎卻充滿煙火氣的日常,成為城市記憶的鮮活載體。

      《 人民日報 》( 2025年06月04日 15 版)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