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專題會議部署——

    加快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銳財經)

    本報記者 廖睿靈
    2025年06月09日09:5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廣東省基于機電技術和數智技術兩大優勢,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兩大領域集中發力,構筑高技術、高成長、大體量的產業新支柱,成為全國領先的智能機器人產業聚集區。圖為廣東省佛山市美的庫卡智能制造科技園內的工業機器人產線車間。
      新華社記者 鄧??華攝

      6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兩化融合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舉行。會議要求,實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動,加快重點行業智能升級,打造智能制造“升級版”。在此之前,工業和信息化部于6月3日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和賦能新型工業化。

      當前,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形勢如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取得哪些進展?如何更好推動相關產業進步?

      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加速

      DeepSeek等國產大模型火爆“出圈”,人形機器人在多個領域頻頻亮相,各類“AI+”產品吸引眼球……眼下,人工智能技術不斷發展、快速突破,激發全社會應用熱情和創新活力。

      制造業是人工智能技術產品落地應用的重要領域。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謝少鋒表示,近年來,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加速,成效突出,亮點紛呈。

      產品基礎不斷夯實。謝少鋒介紹,當前,中國已形成了覆蓋基礎層、框架層、模型層、應用層的完整的產業體系。算力規模居全球的前列,建成鋼鐵、煤炭等高質量的行業數據集,培育出一批競爭力強的通用大模型和行業大模型,國產大模型登頂全球主流開源社區下載量的榜單,創造了“中國速度”。

      產品裝備加速迭代。目前,國產廠商研發的AI手機、AI電腦、AI眼鏡等智能產品已超百款,實現了“智”變升級。中國的人形機器人主流產品實現了“站得住、走得穩、跑得快”,正加快從“舞臺上動起來”向“工廠里用起來”轉變,既能演雜技、扭秧歌,也能搬重物、擰螺絲,在輔助汽車生產線裝備作業、助力智能分揀搬運等制造場景加快落地。

      在應用領域,人工智能應用賦能扎實推進。大模型在電子、原材料、消費品等行業加快落地,在研發設計、中試驗證、生產制造、運營管理等環節得到應用。

      為產業進步打造良好生態

      聚焦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和賦能新型工業化,工業和信息化部6月3日召開的專題會議強調,要系統謀劃、協同推進,一體推動戰略、規劃、政策、標準等方面任務落實,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和賦能新型工業化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充分激發創新活力。

      一方面,要夯實產業基礎。強化算力供給,統籌布局通用大模型和行業專用大模型,注重軟硬件適配,加快建立高質量行業數據集,提升重點產品裝備的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塑造應用優勢。推動大模型在制造業重點行業落地部署,加快凝練應用場景需求,加快制造業全流程智能化升級,變革生產管理模式。培育一批人工智能賦能應用服務商,加快推動行業專用大模型落地應用與迭代升級。

      此外,要強化標準引領。統籌推進人工智能標準工作,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作用,分級分類、體系化推進標準制定,有效發揮標準的基礎性、引領性、支撐性作用。還要壯大產業生態。著力培育人工智能優勢企業,支持人工智能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健全人工智能開源機制,加快建設高水平人工智能開源社區,打造開放共享的開源生態。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有關專家認為,在優化產業生態方面,應推動行業場景和數據開放,打造“AI+千行百業”的協同創新生態。圍繞能源化工、高端制造、材料、生物等重點領域,建設行業大模型應用創新工程中心,組織科技領軍企業、科研機構、行業龍頭企業、高等院校等力量,面向垂直細分領域應用需求,推動大模型技術與行業知識、工藝等緊密結合,驅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供給應用“兩手抓”

      今年以來,國內多地加大政策力度,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廣東省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創建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制造業創新中心,對符合條件的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省財政按規定分別給予最高5000萬元、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侗本┦腥斯ぶ悄苜x能新型工業化行動方案(2025年)》印發,明確打造行業頭部大模型,支持產業鏈龍頭企業、平臺機構,聯合大模型企業、信息軟件企業,圍繞行業全流程優化和關鍵環節突破,開發部署具有引領作用的行業大模型,實現真實場景驗證并面向產業鏈中小企業推廣,對達到國內一流、國際領先水平的大模型算力成本給予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支持。浙江省《關于支持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到2027年,力爭打造3家千億級鏈主企業,培育30家百億級龍頭企業。

      謝少鋒表示,工信部將全力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一手抓供給,組織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揭榜掛帥”攻關,加強通用大模型和行業大模型的研發布局,加快建設工業領域高質量的數據集,夯實基礎底座,推動“智能產業化”;一手抓應用,推動制造業的全流程、重點行業、重點產品的智能升級,加快下一步超級智能終端的產業化、商業化進程。

      “我們還將加快培育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建設人工智能開源社區,發揮人工智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作用,加快關鍵急需標準的研制,加強人才引育、倫理治理和國際合作,持續營造良好的產業生態?!敝x少鋒說。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