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市通川區: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

近日,四川自強中藥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成家禮將新收集的成都某中藥材加工企業采購清單,發到通川區醫藥健康產業集群黨委微信群中,提示中藥材種植戶和業主抓緊對接賣貨。
這個集群黨委,隸屬于達州市通川區衛生健康行業黨委,涵蓋通川區醫藥健康產業的全部企業,主要職能是共享信息、促進技術合作和供應鏈協同、收集企業訴求向有關部門反饋等。
將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密切政企聯系,是通川區推進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重要舉措。該區重點打造的食品加工、醫藥健康、智能制造、現代物流4個百億級產業集群,都成立了集群黨委。
“在‘企業出題,部門答題’服務模式中,集群黨委發揮橋梁紐帶作用。”通川區委組織部副部長董垚灼說,集群黨委統籌協調,打通了鏈上企業、職能部門、科研院所之間的信息壁壘,高效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實際困難,促進鏈上企業聯動發展。
不久前,在通川經開區舉行的一場政企聯席會議上,市場監管、經信、商務等部門負責人與食品加工產業集群黨委成員圍坐一起。“我們想拓展網絡銷售渠道,但缺乏直播帶貨經驗,能否做一些培訓?”達州市宏隆肉類制品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張勇的訴求,立即得到商務部門的回應,“下周就組織電商專場培訓,邀請專業團隊來給大家講講。”
在董垚灼看來,將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鏈上企業表達訴求有了更便捷的通道,把“題”出給職能部門,推動黨員干部轉變工作作風,以實舉措為企業辦實事。
一件事讓成家禮印象深刻——串聯園區與城區的50路公交末班車推遲到下午6點,解決了公司員工下班出行難題。“以前末班車是下午5點半,但我們及周邊兩家公司是下午6點下班,經過集群黨委向相關部門反饋,公交公司增開了一趟車。”成家禮說。
為便于職能部門精準施策和全方位服務,各集群黨委不定期召開工作會議,了解企業訴求,整合資源化解企業家的“煩心事”。稅務、行政審批等部門在園區建立企業服務驛站,開展上門服務和惠企政策宣講,實現“政策找人”、企業事網上辦和園區事園區辦。前段時間,稅務部門工作人員上門為園區某中成藥研發與生產企業開展稅收優惠政策輔導,幫助企業依法享受所得稅優惠500余萬元。
如今,集群黨委擔當政企溝通橋梁的能力正不斷增強。今年以來,通川區累計收集企業訴求416個,解決率達95.4%。當地通過建立問題臺賬、實行跟蹤問效工作機制,確保為企服務成效,提升服務效能。(袁城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