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翠韻看金沙,四川文物色彩美展第一家

人民網成都7月17日電 (記者劉海天、實習生張悅)“青山一道同煙雨”“碧海青天夜夜心”“青楓浦上不勝愁”“楊柳青青江水平”……中國傳統文化里,對青色有著無數的描寫,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東方美學。比如,“天青色等煙雨”的青花瓷,就是其中一種迷人的藝術形式。
7月16日,四川地區首個以文物為視角解讀中國傳統色彩美學的大型原創特展“青?韻——文物里的中國傳統色彩美學”在成都市金沙遺址博物館正式拉開帷幕。
“如果有一種顏色可以代表中國美學,我認為那就是‘只此青綠’!”一位導覽人員的話,點出了本次展覽的主題。本次展覽匯集故宮博物院、湖南博物院、首都博物館、四川博物院等國內20余家文博機構的200余件青色系文物,包括青玉、青花瓷、青瓷、翡翠、綠松石、青金石、服飾、青綠山水畫等,帶領觀眾開啟一場穿越時空的青色美學之旅。
講解員化身“王希孟”導覽。金沙遺址博物館供圖
在開幕活動現場,講解員化身天才少年王希孟為觀眾引路講解,從文物歷史聆聽到手工香牌制作,讓觀眾全方位體驗宋代“禮、香、茶、藝”的雅致生活。
一步一景,在文物里解鎖青色的N種模樣
本次展覽以“青,東方色也”的序廳開篇,通過文獻與實物相結合的方式,系統闡釋了青色在自然、人文、哲學中的豐富內涵,為觀眾構建起理解青色文化的認知框架。
展覽主體分為三個有機銜接的單元:第一單元“藍田日暖玉生煙”聚焦自然饋贈,展示天然礦石的青色之美;第二單元“雨過天青云破處”轉向人工巧作,呈現窯火淬煉的青色器物;第三單元“世間無限丹青手”則進一步升華至美學傳承,比如清代藍紗地繡八寶云龍紋單袍、清代珠繡鳳穿牡丹綠湖縐帳檐等織物。三個維度層層遞進,完整展現了青色從自然本源到人文創作的演化軌跡。
以青為媒,沉浸式邂逅東方美學
整個展廳以中國傳統色彩中的青色為核心,通過青綠、淡綠、淡藍等色彩的巧妙搭配,營造出和諧雅致的東方意境。
并且展廳內巧妙融合數字技術與沉浸式互動,打造出豐富多元的感官體驗。展墻上,“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白釉青花一火成,花從釉里透分明”等描摹青色的詩詞在光影流轉間構筑起一個充滿詩意的青色世界;巨幅青花瓷瓶投影上的人物、動物、花卉等紋飾也“活”了過來;互動留言墻精心打造青綠竹林場景,觀眾在竹葉形便簽留下的每一條感悟,都為展覽增添了靈動意趣。
值得一提的是,展覽還特別推出“青韻療愈”主題體驗,觀眾可在寧靜雅致的青色氛圍中通過觸摸礦物樣本、品聞茶香、聆聽雅樂等方式來放松身心。
觀眾觸摸礦石樣本。金沙遺址博物館供圖
青韻延續,讓青色之美觸手可及
在展廳外的文創商店,青花冰箱貼、“長沙窯”小夜燈、瓶妃盲盒、宋瓷盲盒等70余種青韻系列文創上架,承載著獨具東方韻味的青色浪漫。
“青·韻”系列文創產品。金沙遺址博物館供圖
在展覽期間,金沙遺址博物館還將推出“萬物青”線上數字展,通過解碼互動和視頻動效,展示“青”所蘊含的東方神韻。同時,為方便各地觀眾觀展,官網專題頁面、微信語音導覽及360°全景導覽等也在開展當天和展覽期間陸續上線,打造全民參與的展覽互動體驗。
從文物靜觀到沉浸互動,從線下展廳到線上數字展,原創特展“青·韻”正以多維度體驗喚醒沉睡的色彩美學。讓觀眾能夠親手觸摸歷史肌理,品聞千年雅韻,在可觸可聞的“東方色”中,共赴一場跨越時空的青色之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