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打出“智改數轉”組合拳 眉山工業謀轉型與躍升

    從“制”變“智” 乘數騰飛

    2025年07月18日08:03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從“制”變“智” 乘數騰飛

    7月10日,眉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四川金象賽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川金象)生產車間,一袋袋產品經檢測后自動入庫,全程無人工干預。

    “我們實現了化工生產透明化、數字化管理。”川金象數智化部部長饒江雄介紹,目前,該公司已實現關鍵設備聯網率和數控化率100%,生產效率提升15%,安全事故率下降30%,產品良品率提升至98%。

    這樣的變革在眉山工業領域有很多。在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日前公布的2025年度先進級智能工廠名單中,眉山有包括川金象在內的10家企業入選,數量位居全省第三。

    “眉山‘智改數轉’已進入提質增效的新階段。”眉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從“制造”到“智造”,“智改數轉”如何讓眉山工業越轉越快?

    A

    以“診”促“轉”

    從“要我改”到“我要改”

    “我們今年大力推進數智化工作,成效顯著。”饒江雄舉例,公司自主研發的數鏈平臺實現了生產全流程數據的精準采集,這些數據通過綠色化工工業互聯網云平臺進行整合分析和可視化處理,實現了生產計劃、質量檢測、設備狀態等信息的同步共享,使訂單交付周期從原有的49天大幅縮短至11天,“這樣的轉變讓我們更加堅定走‘智改數轉’之路。”

    但起初,川金象“智改數轉”的積極性并不高。當時,到該公司進行診斷服務的眉山市創谷智改數轉促進中心(下稱促進中心)注意到其對數字化轉型的緊迫性認識不足,便派遣專家團隊,先后12次深入該公司進行全方位診斷,挖掘出輔助系統建設和數據互聯互通等方面的短板,并出具了改造升級方案。

    隨著改造方案一步步落地實施,一條智能工廠建設路徑清晰浮現在川金象管理層眼前,轉型積極性明顯提高。

    大企業引領,小企業也開始積極搶搭“順風車”。日前,在四川蘇老泉天然礦泉水公司二期擴建項目建設現場,3條全自動化生產線剛完成設備安裝。與該公司的其他生產線不同,這些生產線配備了智能監測設備,可實現全流程作業無縫銜接。

    “新生產線投產后,預計產能可翻10倍,1條生產線上所需人員也將從原來的35人減少至5人。”公司董事長王志勤透露,公司還投資搭建數字化管理平臺,構建數字化管理體系,打通生產、物流、設備等多個系統。

    越來越多眉山企業從“要我改”向“我要改”轉變,促進中心主任鄧龍海道出秘訣:抓住企業的核心訴求,打通“智改數轉”堵點。

    “我們先通過線下診斷對企業進行‘體檢’,找出短板;再通過解決方案開出‘藥方’,給出個性化改造建議。”該負責人表示,通常3—5個工作日就能拿出方案,企業最快3個月便能完成“智改數轉”。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促進中心已為眉山450余家企業開展線下診斷工作,累計推動200余家中小企業全面啟動“智改數轉”工作,超50家企業參與國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等級認定。

    B

    深入推進

    人才賦能實現“精準改”

    7月11日,眉山市舉辦“智改數轉”診斷人員專題培訓會。學員中,既有促進中心的專業評估師,也有來自行業、企業的技術骨干。鄧龍海認為,這是企業“智改數轉”主動性進一步提升的表現。

    據介紹,今年以來,眉山共推出2期3個班集中授課,每班40個名額,累計培養120位復合型人才。“目前還有80多位學員在排隊等培訓。”眉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最吸引企業的是眉山建立的診斷服務模式,鄧龍海將其形容為在“開導航車”,“要通過短期問題整改、中期系統優化、長期戰略規劃三個‘檔位’,引導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此外,診斷服務采用國家標準《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作為評價體系,“在申報成熟度等級和智能工廠時,采用國家標準的企業在評審中優勢更明顯。”

    隨著“智改數轉”深入推進,眉山也梳理出企業轉型過程中遇到的部分共性挑戰。眉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將其總結為“四大攔路虎”:一是資金壓力大,二是復合型人才稀缺,三是各系統數據標準不統一,四是轉型過程中的網絡安全風險。

    對此,眉山也在構建系統性解決方案。除繼續拿出4000萬元“真金白銀”緩解企業轉型壓力、大力培養專業人才外,眉山還針對中小企業“用不起、用不好”的痛點推出多款工業軟件產品,完善工業互聯網平臺,為企業提供“云共享”上述產品的機會。

    去年10月,眉山市政府印發《眉山市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2024—2027年)》,明確到2027年實現規上工業企業“線上+線下”診斷全覆蓋,推動900戶以上企業實施“智改數轉”,“智改數轉”綜合發展水平進入全省第一方陣。

    在眉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看來,無論從需求側還是供給側,眉山“組合拳”的目的就是通過政策驅動、服務創新、技術深耕、人才賦能,打造一批標桿示范企業,并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轉型。鄧龍海表示:“我們要當好企業的‘管家’‘顧問’,推動‘智改數轉’從單點突破向整體提升。”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底伊樂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