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四川

    今年以來,世界貿易秩序受到諸多挑戰,上半年四川外貿總規模、出口規模、進口規模三大數據指標不降反升,連創歷史新高

    頂壓力展活力 四川外貿站上新高點

    2025年07月20日07:59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看區域增速

    ●成都進出口4274.7億元,同比增長9.4%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82.3%拉動同期四川外貿增長7.5個百分點●綿陽進出口182.1億元,同比增長23.5%

    ●宜賓、瀘州進出口規模均超過百億元

    ●內江、自貢、涼山等市州實現同比20%以上的快速增長

    看發展趨勢

    ●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的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醫療儀器出口分別同比增長77.3%、119.1%、34.9%●代表綠色低碳的“新三樣”產品出口141.5億元,同比增長102.2%

    看民企活力

    ●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數量同比增加8.8%●民營企業數量同比增加9.4%占企業總數的89.8%,合計進出口1837.2億元

    ●國有企業進出口305.3億元

    ●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同比增長24.3%

    春節后

    四川針對外貿發展的重磅政策——穩外貿“新8條”出臺

    2月

    成都海關出臺優化口岸營商環境“18條”

    3月

    省商務廳發布2025年“川行天下”支持企業拓展國際市場若干政策

    4月

    四川省外貿企業服務專班出臺穩外貿“9條”

    透視2025

    四川半年報

    首次在歷史同期突破5000億元!7月19日,2025年四川外貿半年成績單出爐,數據令人振奮。今年以來,世界貿易秩序受到諸多挑戰,上半年四川外貿總規模、出口規模、進口規模三大數據指標不降反升,連創歷史新高。創新高,是近期國內外貿領域的高頻詞,但三項主要指標同時創新高的省份并不多。上半年四川外貿這“三高”,是如何抓出來的?

    抓關鍵

    跑贏時間贏得市場

    這個5000億元,意義非比尋常——首先是基數高,去年上半年,四川外貿實現4906.6億元,規模已創歷史同期新高。

    “一般來說下半年才是出口旺季,今年上半年,作為內陸大省的四川,外貿不僅在去年基礎上高點起步,同時在承受國際貿易政策極限施壓、全球投資疲軟、供應鏈壓力加劇等諸多挑戰下,實現穩住外貿萬億級規模目標‘雙過半’,可以說站在新高點上,抓外貿抓住了關鍵。”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主任、首席經濟學家湯繼強表示。

    抓關鍵,抓在“搶出口”的窗口期上——

    為全力應對國際經貿摩擦帶來的影響,今年一開年,四川多部門就指導企業積極“搶出口”,提前鋪貨備貨。重點企業抓生產、趕進度,提前交付訂單,有力支撐起全省外貿規模逐季抬升勢頭。

    抓關鍵,抓在綜合施策的疊加效果上——今年上半年,四川綜合施策,針對穩外貿打出系列“組合拳”:元旦后上班首日,由省商務廳牽頭組成的“政府部門+金融機構”服務團,協助解決企業遇到的難題;春節后,針對外貿發展出臺穩外貿“新8條”,將信貸額度規模從兩年前的500億元擴至800億元,強化對外向型產業全鏈條支持以及對中小微企業金融支持等;2月,聚焦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企業通關便利等多方面,出臺優化口岸營商環境“18條”,積極破解外貿企業發展痛點;3月,發布2025年“川行天下”支持企業拓展國際市場若干政策,聚焦企業參加國際性展會、加快完善國際營銷體系等方面給予真金白銀支持;4月,為對沖不確定因素,出臺穩外貿“9條”,通過采取一系列針對性強、操作性強的細化舉措,最大程度、最短時間幫助企業穩住市場份額、降低運營成本、創新業務模式……

    保主體、強信心、穩預期,在復雜國際經貿形勢下,政策護航、企業加速,跑贏時間,贏得市場。

    拼創新

    加速向“技術驅動型”升級

    今年上半年,為搶抓生產訂單,四川易行時代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在過渡廠房開足馬力生產,摩托車出口額達到4.5億元,已超去年全年總銷售額。  “今年出口壓力比往年更大,但市場機會也很多。”該公司副總經理張勇說。今年以來,該公司持續加大創新力度,上半年不僅投運新工廠,還針對歐美市場連續推出多款設計工藝更復雜、速度更快、排量更大的新品,受到海外高端消費群體歡迎。同時,針對非洲、亞洲不同市場的消費習慣,該公司也在不斷加大產品研發和市場拓展力度。“預計全年將推出8款新品,持續擴大海外出口訂單。”

    以技術創新博市場,用高附加值產品打開增長新空間,四川外貿加速向“技術驅動型”升級。今年上半年,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的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醫療儀器出口分別同比增長77.3%、119.1%、34.9%;代表綠色低碳的“新三樣”產品出口141.5億元,同比增長102.2%,其中光伏產品、鋰離子蓄電池出口分別同比增長284.9%、1306.4%。

    以技術為支撐,企業抓訂單信心更足。通威以技術創新為支撐,推動“制造能力”向“全球能力”轉變,形成兼顧市場、客戶、品牌、供應鏈等多個維度的國際拓展策略,海外銷量實現翻倍增長,前不久還與波蘭光伏系統供應商簽署其TNC2.0系列的100MW組件年度框架合作協議,再獲一個重大訂單。今年上半年,四川它人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拿下美國機器人供應商的采購訂單。因為技術性能表現良好,產品應用場景眾多,該公司持續加大向歐美發達國家出口,目前在談訂單還覆蓋澳大利亞、日本等多國。

    優服務

    應對更多不確定性和挑戰

    成績固然令人振奮,但下半年的外貿形勢依然嚴峻。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隨著近期國際關稅政策的變動,無疑將對本就疲軟的全球經濟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加之上半年外貿企業提前交付訂單,中小企業可能面臨訂單不足等情況,下半年外貿所面臨的挑戰不容小覷。

    “外貿專班將持續完善政策服務保障,加快拓展新興市場,辦好下半年78場‘川行天下’活動,按照‘一品一方案’挖掘農業機械、再生鋁、美妝日用等40類重點產品貿易潛力,加快落實國家穩外貿若干政策、推動經濟運行回升向好‘21條’、穩外貿‘9條’等各類政策,力爭穩住‘萬億級’規模。”該負責人介紹。

    對市場更敏感的企業已跑在前面。本周剛在成都接待了來自白俄羅斯的客戶,成都山前必有路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黎靜,又買好了7月下旬去俄羅斯的機票。作為一家二手車出口商,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已向俄語市場出口1000多臺二手車。

    “行業變化非常快,賽道競爭愈加激烈,未來要拼的就是更完善的服務,我們要把服務做到海外市場的‘最后一公里’去。”黎靜透露,下半年將在海外建立服務團隊,一方面加快建立銷售網絡,另一方面將服務本地化,如在國外現場協助客戶清關等。(康辰宇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碧紅)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