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四川縱深推進找礦行動

    儲備工業“糧食”

    2025年07月23日08:05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儲備工業“糧食”

    地質工作者在野外勘查。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若曄 攝

    “十四五”以來

    四川戰略性礦種找礦突破

    偉晶巖型鋰礦

    新增資源量257萬噸,累計探明資源量超500萬噸、占全國80%,總量居亞洲第一

    新增資源量16億噸,增量居全國第二

    晶質石墨

    探獲資源量超2300萬噸,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稀土礦

    預期新增資源量 496 萬噸,國家稀土資源基地地位更加鞏固

    天然氣、頁巖氣

    累計探明地質儲量分別為4.41 萬億立方米、1.89萬億立方米,均居全國第一

    自國家啟動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以來,四川以改革方式縱深推進找礦行動,實現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持續增強礦產資源保障能力?!笆奈濉币詠?,四川鋰、稀土、金、油氣等礦種資源儲量大幅增加,優勢戰略性礦種找礦突破和增儲上產成效顯著。

    7月11日,四川首只資源能源類政府引導基金——四川省資源能源投資引導基金完成首筆投資,3.5億元資金一次性注入大村煤礦項目。大村煤礦項目是近十年來四川首個獲批新建的大型煤礦項目,建成投產后將顯著提升電煤保障能力,同時帶動上下游產業鏈投資超百億元。

    大宗礦產是工業“糧食”,也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四川成礦地質條件優越,戰略性礦產資源豐富且分布相對集中,是國家重要的能源資源安全保障基地。四川如何縱深推進找礦行動?近日,記者進行了了解。

    打出政策“組合拳”

    推動礦產資源增儲上產

    最近,位于涼山州甘洛縣的乃拖下麻窩鋁土礦已經進入鉆探施工階段。去年,四川鵬飛井巷礦山工程有限公司以2.8億元拍下該礦勘查探礦權,計劃明年底完成普查工作。

    探礦、開礦,首先要依法取得礦業權。記者梳理發現,圍繞礦業權出讓工作,四川近兩年動作頻頻,出臺多個政策文件,進一步規范礦業權管理、優化礦業權出讓流程、健全出讓交易規則,促進礦業權出讓更加規范、高效。聚焦礦業權招標出讓,四川近期首次制定操作規程,與升級后的網上拍賣、掛牌規則形成“雙軌并行”體系,進一步規范礦業權出讓網上交易和招標出讓行為。此外,合理把握礦業權出讓時序和節奏,綜合運用招標、拍賣、掛牌等方式科學高效配置礦業權。

    在系列創新舉措推動下,2024年四川礦業權出讓111宗、成交價超過133億元,首次實現礦業權出讓數量、收益“雙百”突破?!笆奈濉币詠恚拇ㄒ牙塾嫵鲎尩V業權318宗,實現出讓收益374億元。

    加大礦業權出讓力度,今年上半年,四川舉行礦業權出讓區塊集中推介會,集中介紹20宗優質礦產資源礦業權。

    推動礦產資源增儲上產,離不開資金的支撐。近年來,四川多渠道拓展礦產勘查投入來源,在全國率先建立礦業權出讓收益分享激勵機制,著力調動市縣、社會力量參與找礦,形成多渠道礦產勘查投入機制。截至目前,已調動市縣出資2.79億元參與53個找礦項目,改變以往市縣戰略找礦“零投入”的窘境。

    深化科技賦能

    推動AI找礦、礦山大模型迭代升級

    7月初,四川省第三地質大隊高級工程師岳大斌和高校專家一起,再次來到木絨鋰礦,開展相關找礦研究。兩年前,這里實現近百萬噸鋰資源的找礦突破。

    “去年我們大隊牽頭的‘松潘-甘孜鋰稀有金屬礦關鍵勘查技術與找礦預測模型’入選自然資源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科技支撐項目。這次和其他專家一起,研究區域的構造演化歷史,進一步認識礦床或礦集區成礦規律,助力找礦突破。”岳大斌介紹。

    深化科技賦能,為找礦添“利器”。四川在全國率先出臺《四川省科技支撐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方案》,著力破解成礦理論、綜合應用等科技難題,今年已確定5個科技支撐找礦行動重大技術攻關“揭榜掛帥”項目。

    不僅如此,四川還著力培育地質領域新質生產力。在四川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地質大數據中心,技術人員電腦屏幕上,AI算法正以極快速度解析著三維地質模型,幾十年積累的地質數據在此集中體現。

    “這是我們正在建設的AI找礦平臺。”省地調院地質大數據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機器學習構建成礦要素智能預測模型,實現靶區快速智能化圈定和評價,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大力培育地質領域新質生產力,接下來將加強戰略性礦產成礦理論與規律研究,推進找礦預測技術創新。同時實施勘查找礦、低品位礦選礦等技術攻關,突破關鍵技術瓶頸。推動AI找礦、礦山大模型迭代升級,培育形成全國智能找礦和數字礦山建設新范式?!笔∽匀毁Y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高效推進資源開發

    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當前,攀枝花市鹽邊縣紅格南釩鈦磁鐵礦開發利用項目的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進。

    作為我國釩鈦磁鐵礦儲量規模最大、共伴生元素最多、資源潛在價值最高的礦區,該項目開發利用實現“當年獲取礦業權、當年完成可研設計、當年通過用地預審、當年實現項目核準、當年開工建設”的四川速度。未來幾年,這里將形成具有2000萬噸的原礦生產能力的礦區,預計將產出450萬噸鐵精礦和130萬噸鈦精礦。

    如何進一步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在產業培育方面,當地與20余家龍頭企業、產研機構開展戰略合作,積極布局高端鈦白粉、先進鈦材、釩儲能等7大產業,搭建產業合作生態圈。同時,聯合攀枝花市組建釩鈦產業發展基金,引導釩鈦下游產業項目在川落地。”省自然資源投資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

    同在金沙江流域的涼山州雷波縣,也書寫著資源變產業的故事。2024年,雷波阿居洛呷磷礦探獲磷資源儲量1.39億噸。當年,阿居洛呷磷礦取得采礦許可證,按照年產290萬噸計算,阿居洛呷磷礦可供技術開采40年,潛在經濟價值達數百億元,這也將進一步助力雷波加快建成省級磷產業示范基地。

    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重點礦業項目都配備了“用地保姆”,全力保障天齊鋰業、攀鋼集團等多家重點礦業企業發展需求,推動雅江措拉鋰礦、紅格南礦等多個項目落地實施。

    下一步,四川省將聚焦勘探與開采、開發與保護、資源與產業聯動的難點痛點問題,以改革方式、解題思維縱深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統籌謀劃“十五五”找礦新篇章,全力服務保障國家戰略腹地建設。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若曄核心提示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