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中國外匯市場表現好于預期(銳財經·年中經濟觀察⑤)

    本報記者 ?邱海峰
    2025年07月23日09:5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上半年,面對外部沖擊風險,中國外匯市場表現如何?7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情況。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斌表示,總的來看,上半年,我國外匯市場有力有效應對外部沖擊風險,運行總體平穩。下一步,國家外匯局將持續建立健全“更加便利、更加開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匯管理體制機制,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

      涉外收支規模創新高

      觀察上半年外匯市場運行情況,總量和差額是兩個重要視角。

      看涉外收支規模總量,上半年,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跨境收入和支出合計7.6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0.4%,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人民幣在跨境收支中的比重達到了53%。上半年,銀行結匯和售匯規模合計2.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規模為歷史同期次高。“這些數據表明,我國跨境貿易和投融資活動繼續保持活躍。”李斌說。

      看收入和支出的差額,上半年,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跨境資金凈流入1273億美元,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凈流入態勢,其中,二季度凈流入環比增長46%。分項目看,上半年貨物貿易項下凈流入保持高位,外資總體凈增持境內股票和債券,服務貿易、外資企業利潤匯出平穩有序。

      “上半年,外匯市場平穩運行,展現出較強的韌性和活力,表現好于市場預期。”李斌說,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交易活躍,外匯儲備規模穩定。上半年,銀行結售匯逆差253億美元,但是從月度看表現出明顯的變化。其中,1月結售匯為逆差,2—4月趨向基本平衡,5月和6月結售匯轉為順差,企業、個人等主體的交易行為總體理性有序。上半年,境內人民幣外匯市場交易量總計達到2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0.2%。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3174億美元,較2024年末增加了1151億美元。

      外匯市場預期保持平穩

      今年以來,外匯形勢復雜多變,風險挑戰明顯增加。在此背景下,跨境資金流動風險如何?

      “從人民幣匯率看,保持基本穩定。”李斌說,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1.9%,在7.15—7.35之間雙向浮動,既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穩定,也發揮了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作用。

      李斌分析,從遠期、期權等外匯市場指標來看,當前市場對人民幣沒有明顯升值或者貶值的單邊預期。市場交易理性有序,人民幣走弱時,企業主體逢高結匯增多;人民幣走強時,企業逢低購匯增多,總體上看,沒有追漲殺跌這些非理性交易行為。

      “此外,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李斌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常賬戶順差穩中有增,總體處于合理均衡水平。與經常賬戶順差相對應,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呈現逆差,與經常賬戶順差規模大體相當,國際收支呈現出自主平衡格局。來華各類投資總體向好。1—5月份,股權性質來華直接投資凈流入311億美元,同比增長16%;來華證券投資凈流入約330億美元,逆轉了去年下半年凈流出態勢。對外投資有序推進。1—5月份,股權性質的對外直接投資519億美元,同比基本持平,對外證券投資保持活躍。

      提升跨境貿易便利性

      跨境貿易和投資融資涉及很多外資外貿企業,如何持續提升便利性?李斌表示,國家外匯局不斷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持續加強高質量外匯政策供給,促進外貿和外資穩健發展。

      擴大貿易便利化政策覆蓋面。推進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試點和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政策,將更多“專精特新”等中小企業納入便利化政策范疇,上半年全國共辦理相關便利化業務達到7000多億美元,同比增長11%。積極支持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等新業態的發展,鼓勵更多銀行和支付機構轉變傳統貿易審核方式,通過科技賦能,批量自動審核電子訂單,為中小微跨境電商經營主體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外匯資金結算服務。上半年全國辦理了上述相關業務達到5.1億筆。

      推進跨境投資和融資便利化。首先,提升外商來華投資便利性。2024年末,在19地試點取消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登記,惠及600多家企業,有效提高企業資金使用效率。其次,便利跨國公司在境內外成員企業之間調配、管理資金。今年3月,將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地區進一步擴大到天津、湖北等16個省(區)市。

      穩步拓展外匯展業改革成效。通過外匯展業改革,把銀行識別客戶、審核資料、監測風險等業務“前置”,支持銀行對優質的一類客戶實行憑企業指令即可辦理外匯業務,改變了以往需逐筆審核單證的辦理方式,業務辦理平均時間縮短50%以上,為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并減輕了銀行事中審核壓力。

      李斌表示,國家外匯局將加強外匯管理改革創新,賦予誠信合規主體更高便利度,不斷提高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