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這個夏天,勾起川渝人童年記憶的野地瓜火了

    人工種植有望打下價格提升品質

    2025年07月25日07:52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人工種植的野地瓜。

    “一撥接一撥的人,把這片坡來來回回翻了幾十遍,全是沖著野地瓜來的!”近期,繼雞樅菌后,活躍在小紅書、抖音等平臺的川渝“打野圈”又盯上了一種野生水果——野地瓜。這是不少川渝人的童年夏季限定美味,“挖到野地瓜的瞬間,童年暑假直接‘復活’!”

    野地瓜學名地果,自然生長于低山區的山坡、田埂邊、溝邊、灌叢邊、疏林下、路邊等地。但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四川多地出現了野地瓜專業種植基地,種出的野地瓜以高價走進市場。

    開園當天吸引300多人嘗鮮

    憑借童年記憶光環,野地瓜帶來了流量。“頭茬果子已經采摘結束了,下一茬要等到8月中旬。”7月23日下午,四川香野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廖福榮已經接聽了50多個電話,“全是咨詢野地瓜采摘的,不少是回頭客。”  7月盛夏,是川渝地區野地瓜的成熟季節。“這種野生水果口感好,有一種特殊的濃郁香味,很受歡迎。”在成都市雙流區彭鎮布市社區,廖福榮種植了7畝大棚野地瓜。兒童和成人150克嘗鮮價分別為29.9元/人和35.9元/人,如采摘帶走,則100元1斤。廖福榮說,7月5日開園當天吸引了300多人前來嘗鮮。

    在綿陽市安州區桑棗鎮,四川豪地果農業有限責任公司露天種植了500多畝野地瓜。“目前我們只開放了線上購買渠道。”7月23日,公司負責人陳春明告訴記者,每斤150元的野地瓜,已在某平臺銷售38單。

    “野生的搶不贏,大棚種植的也不錯,還是小時候的味道!”“一直想去摘野地瓜,這里找到了童年的快樂!”許多顧客購買后留言表示愿意為童年記憶買單。

    人工種植技術仍在摸索

    早在10年前,廖福榮就注意到淘寶上有野地瓜售賣。“這種野生水果口感好,并且疊加了童年記憶的光環,非常適合做采摘園等農旅融合項目。”6年前,廖福榮開始嘗試種植。

    廖福榮畢業于四川農業大學,有專業的農學基礎知識。他介紹,自然生長的野地瓜產量、口感不穩定,且極易發生病蟲害。更關鍵的是,野地瓜和一種名為榕小蜂的授粉蜜蜂是共生關系,通過榕小蜂授粉野地瓜才能更好地結果。但人工防治病蟲害時,極容易傷害榕小蜂,導致野地瓜品質差、產量低。因此,人工種植的前提是要維護好這種共生關系。

    開始種植時,廖福榮從野外引進了7個品種。同時,他花了2年時間研究野地瓜和榕小蜂的共生關系,實現在人工防治病蟲害的同時不傷害榕小蜂。最終,廖福榮篩選出了2個適合人工種植的品種,在去年嘗試大棚種植。

    “今年剛開園,畝產不到200斤。算上土地租金、大棚設施等,每畝成本就達4萬元,種植成本很高。”廖福榮說,明年野地瓜進入豐產期,預計畝產將達1000斤。

    和大棚種植相比,露天種植畝均投資成本較低,但產量不穩定的問題很難解決,陳春明表示。去年,他種植的野地瓜第一次掛果。

    雖然童年記憶光環讓不少消費者買單,但記者在各大平臺發現,也有不少消費者反映當前野地瓜售價太高、品質不穩定。

    在成都東部新區,簡陽市晉氏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晉云亮種植了10畝野地瓜種苗。晉云亮介紹,目前合作社銷售的種苗大約覆蓋了四川地區200畝的種植基地。自從野地瓜火了后,前來咨詢種苗的客戶絡繹不絕。隨著野地瓜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以及種植技術的不斷提升,售價高、品質不穩等問題有望逐步改善。(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闞瑩瑩 文/圖)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