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防“跑路” 護預付

    成都多地試點托育服務預付資金監管

    費用明細清晰可查,預付費有了“安全鎖”

    2025年07月25日08:12 |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小字號

    原標題:成都多地試點托育服務預付資金監管

      為破解托育服務預付費模式下的資金安全風險,切實保障消費者權益,推動托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7月23日,中共成都市委金融辦、成都市衛健委在成都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舉辦了托育行業專場政企對接會,這也是繼社會辦醫療、青少年藝體培訓行業政企對接會之后的第三場對接會。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托育服務將與青少年藝術體育培訓、社會辦醫療、養老服務行業一起,在四川天府新區、錦江區、都江堰市、彭州市率先開展接入試點,成都市也將成為全國首批擬將托育行業納入預付資金監管的城市。

      1

      “跑路”現象加重信任危機

      成都出臺措施規范托育機構經營

      “目前,托育機構服務質量良莠不齊,群眾對其信任度有待提高。”會上,成都市托育服務行業協會秘書長陳竺言開門見山,介紹了托育行業當前面臨的困境。她表示,個別托育機構的“跑路”現象加重了托育行業的信任危機,亟待政策精準紓困與信任重建。

      據介紹,托育行業是一個新興行業,執行的是政策引導、社會力量舉辦的運營方式。由于房租成本高以及托育機構“人力密集型”的特征,也決定了其高運營成本。按照國家標準,嬰幼兒與保育人員配比不低于1:3(0-1歲)、1:5(1-2歲)1:7(2-3歲),且需配備合格的保育人員、保健人員、安保人員等。

      與此同時,托育機構的客戶黏性相對較高,家長通常會選擇就近的機構,為了享受保育費用優惠,更多傾向于季付、半年付甚至年付,預付費成為托育行業收費慣例,用于保障日常運轉,緩解資金壓力。

      相關部門已經在行動。記者了解到,為規范市場秩序,成都市于7月10日啟動了“監管護航,預付無憂”預付式消費糾紛專項整治行動。市衛健委積極響應,制定了衛健領域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并針對主管的社會辦醫、托育領域,相繼制定《社會辦醫療機構接入成都預付式消費綜合服務平臺指導意見》及《成都市托育行業預付資金監督管理實施細則》,旨在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規范機構經營行為。

      2

      托育機構現金流如何保障?

      “成都預付保”首創差額監管模式

      “托育服務周期長、安全責任重,預付資金的安全直接關系到行業的生存根基和萬千家庭。”對接會上,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何有效監管預收資金、規范經營行為、保障各方權益,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作為全國首批擬將托育行業納入預付資金監管的城市,成都以“成都預付保”平臺為核心載體,實現資金全流程透明化管理。對接會現場,托育機構、平臺運營方、有關部門三方進行了充分交流,答疑解惑。

      “我們是托育機構,同時也是預付費的消費者,因為我們需要一次性繳納半年的房租,資金監管如何保障我們的現金流?”對接會現場,有托育機構提出疑問。

      為此,平臺運營方有關負責人介紹了“成都預付保”首創的差額監管模式:托育機構預收資金按比例存入銀行專用賬戶,根據商家具體情況設立30%-70%的監管比例,機構可通過支用白名單支取,用于發放工資、購買食材等,既保障資金安全又緩解機構現金流壓力。

      3

      根據訂單自動生成標準合同

      費用明細清晰可查,打消家長顧慮

      “當我們需要資金的時候,平臺提供的貸款是否會設置門檻?”有托育機構表示,托育行業利潤率并不高,在一般的金融機構評級里,很難貸到足夠的款。如果放款不及時或者門檻過高,資金鏈很容易斷裂。

      針對這一問題,平臺運營方及金融機構均現場回應:平臺將聯合銀行為合規機構提供多種低息信用貸款,開戶貸開戶即得,經營貸隨借隨還,最高可達存管資金的3倍,并且利率普遍低于市場平均水平,解決中小托育機構融資難題,服務民生行業。

      此外,據介紹,平臺還會根據訂單自動生成標準合同,讓預付消費的條款、費用明細清晰可查、陽光透明,打消家長對“退費難、條款陷阱”的顧慮,讓消費更明白、更安心。

      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托育服務是“一老一小”民生工程的核心組成部分,發展托育服務是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事關千家萬戶。通過政府搭建監管平臺、機構主動擁抱監管、消費者積極參與的方式,有望破解預付費領域頑疾,為成都市托育服務行業營造一個更安全、更透明、更可信賴的發展環境。(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王俊峰)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