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從稅收視角揭示產業鏈發展規律,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科學決策參考

![]() |
成都崇州稅務稅宣團隊深入企業調研并講解有關稅費優惠政策。成都市稅務局供圖 |
近日,2025“投資成都”全球招商大會系列活動之一的低空經濟產業應用場景對接會,在彭州市“天空之眼·國家級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舉行,14個低空經濟核心領域重磅合作項目集中簽約落地,為成都都市圈低空經濟高質量協同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會場內簽約落筆之際,基地內四川耐杰智航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團隊正全力調試新一代無人機反制系統。“今年選擇落戶成都,我們看重的就是這里日趨完善的低空經濟產業生態和高效務實的營商環境。”企業負責人劉先生指著研發支出輔助賬表示:“稅務部門的預判性輔導,正是成都營商環境的縮影——剛剛入駐就主動上門服務,不僅幫助我們精準歸集研發費用鎖定加計扣除權益,還量身定制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方案幫助補齊短板。”他算了一筆賬:一旦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不僅企業所得稅稅率可以從25%降至15%,虧損結轉年限還能延長至10年。
同樣受益的還有大邑縣首家工業無人機企業成都雷電鳥科技有限公司,他們在“政策直達”“全程網辦”組合服務下,開業首季度便享受小微企業所得稅及“六稅兩費”減免2.17萬元。“稅費優惠既緩解生存壓力,更堅定我們領跑區域產業的信心。”財務負責人峗磊說。
據悉,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稅務局針對低空經濟高投入、長周期特性建立起梯度服務機制:在初創階段提供“智能快辦”和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輔導服務,在成長成熟階段開展“政策找人”,確保稅費優惠政策精準滴灌。
當初創軍團乘風啟航,頭部企業正借政策東風破浪全球。作為A股“工業無人機”第一股,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股價漲幅達44%。其亮眼表現與出海戰略密不可分。“去年向東盟出口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創匯達1700萬元。在拓展海外市場過程中,稅務部門通過定期的政策解讀會、一對一的咨詢服務,以及高效的退稅流程,幫助我們快速理解和應用相關政策。僅2024年,我們就享受各項稅費優惠政策達629萬元。”財務總監劉鵬說道。
建圈強鏈是推動低空經濟騰飛的關鍵抓手,在縱橫股份等鏈主企業的帶動下,涵蓋原材料、基礎零部件及系統、整機制造和運營服務的無人機產業圖譜在成都逐漸成型,“稅動力”也在項目攻堅現場持續發力。
崇州市青崇航空科技產業園內,總投資22.5億元的中發天信(四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輕型航空發動機研發生產制造基地建設如火如荼。針對基地建設期涉及的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環保稅等事項,崇州稅務服務專班量身打造《工程項目稅收明白卡》,集成工程建設全周期涉稅指引,開通辦稅綠色通道。“這份貼心服務為項目建設節省了大量時間和精力。”項目負責人周賓說。
政策工具箱的精準配置持續增強產業鏈生態韌性。成都形水科技有限公司將先進制造業增值稅加計抵減等多項稅收優惠投入高性能結構功能一體化復合材料研發,成功為飛行設備打造“隱形外衣”;四川興富林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則以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為燃料,打造集執照培訓、無人機試飛、賽事基地于一體的產業營地;四川安飛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將小微企業稅費優惠注入青城山至自貢低空新航線,串聯起“三遺之城”“千年鹽都”兩大文旅IP。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成都低空經濟產業熱潮奔涌,《成都市加快提升低空飛行能力培育低空經濟市場的若干政策措施》重磅出臺,基礎設施、服務監管、應用場景、產業支撐4方面14條政策措施,全方位推動成都低空經濟發展。
與之深度協同,成都稅務部門啟動產業調研,系統研究低空經濟產業鏈的協同發展機制、關鍵環節優化路徑及稅收政策保障體系,深入分析產業發展稅收數據,從稅收視角揭示產業鏈發展規律,為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提供科學決策參考。(徐元素、楊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