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巴中:聚力勞務品牌培育,賦能鄉村振興新路徑

    2025年07月28日15:00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巴中市創新探索“勞務品牌+技能培訓+轉移就業”三位一體模式,通過深挖地域特色資源、精準對接市場需求,培育出“巴山阿姨”“江口漁翁”“云頂茗師”等一批具有鮮明標識的勞務品牌。今年以來,全市通過勞務品牌帶動就業22.7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6.81億元,為革命老區巴中群眾鋪就了一條“家門口”致富路。

    產業筑基:特色資源孵化勞務“金名片”

    走進南江縣元頂子茶場,20余名村民戴著草帽、頂著烈日,熟練采摘著今年的夏茶。他們中不少人持有“云頂茗師”認證,成為云頂茶采摘加工的技術骨干,月收入較普通務工者高出一大截?!艾F在憑技術干活,企業搶著要!”南江縣云頂鎮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巴中市依托“5+2+3”現代產業體系(即能源化工、先進材料、食品飲料、電子信息、醫藥健康5大主導產業,文旅康養、現代農業2大優勢產業,物流、金融、信息服務3大支撐產業),將勞務品牌培育與特色產業深度融合。

    “我們系統梳理了通江銀耳、南江金銀花、平昌江口青鳙等地理標志產品產業鏈,針對各環節技能需求打造差異化品牌?!卑椭惺腥松缇指本珠L羅碧林介紹,例如,“云頂茗師”覆蓋種植、加工、質檢全流程,“江口漁翁”則專注生態養殖和冷鏈運輸技術。巴中的就業梯度培育機制成效顯著,近年已成功培育6個市級勞務品牌。

    培訓賦能:“五單模式”破解技能供需錯配

    “以前培訓學的東西用不上,現在企業需要啥我們就學啥!”在平昌縣勞務品牌培訓班上,學員李強正在學習青鳙魚病害防治技術。這一轉變源于巴中市創新的“五單”培訓模式,即:群眾點單,通過基層調研收集就業意向;人社派單,按需求匹配培訓資源;學校接單,定制化開發課程;就業訂單,與企業簽訂用工協議;全程管單,跟蹤就業效果并動態調整。

    開發發布恩陽蘆筍、南江金銀花、通江銀耳(椴木)栽培等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目錄49個,實施“訂單式”“定向式”培訓,按需分類組織職業技能培訓。“巴山阿姨”品牌與成都、重慶等地家政公司合作,定制化培訓育嬰、養老護理等課程,確保學員結業后直接上崗。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市已開展職業技能培訓9713人次,勞務品牌培訓1037人,發放補貼32.4萬元。

    市場拓路:構建多維就業服務生態

    如何讓勞務品牌從“有名”到“有市”?巴中市構建了多維推廣體系,通過國有勞務公司、行業協會等搭建就業對接平臺,與省內外企業建立長期合作機制。

    “我們與浙江、福建等地企業簽訂勞務合作協議,定向輸送‘恩小廚’‘巴山建工’等品牌勞動力?!卑椭惺修r民工服務中心主任徐大華介紹,“我們還利用‘四川公共招聘網’‘巴中就業’等線上平臺,實現精準匹配就業”。(趙青)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