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十部門聯手促農產品消費——

    “土特產”走向大市場

    2025年07月29日09:3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7月27日,農業農村部等十部門發布促進農產品消費實施方案,明確9方面23條舉措,從優化供給端、創新流通端、激活市場端等共同發力,擴大農產品消費。這一實施方案的發布釋放出拓消費、擴內需的積極信號,對持續推動經濟穩中向好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我國農產品消費總體穩定的同時,結構上有待調整。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土特產”仍有較大消費潛力。

      翻開這份實施方案,一系列鮮明舉措指向推動農產品供需結構升級,釋放多樣化、品質化、差異化消費潛力。

      優化供給:滿足品質化需求

      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優化綠色優質產品供給,滿足多層次消費需求。

      從提高綠色、有機、名特優新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生產及原料基地建設水平,到大力推廣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等質量標準,推動實現優質優價,再到開發新型加工產品、創新地方特色食品,實施方案提出一系列措施,持續創新優化產品供給,打開“土特產”消費空間。

      實施方案還強調推進全鏈條協同監管,包括重點做好保鮮、儲運、運輸中的防腐劑、被膜劑、著色劑等食品添加劑監管,推動有條件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準入系統與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對接等,進一步筑牢“土特產”質量安全底線。

      促進流通:讓產供銷精準對接

      實施方案明確創新節慶展會消費平臺、豐富農產品消費場景,千方百計拓寬線下消費渠道,并部署開展產銷區域合作,加強協作幫扶促消費。

      如持續打造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開展“百名主播+千個鄉村+萬種產品”公益助農促銷、“土特產”集中推介等系列慶豐收促消費活動;支持各地農產品經營企業深入對接餐飲等消費細分領域,突出產品特色品質,滿足嬰幼兒、青少年、孕產婦、老年人等人群多樣化需求;推動省際間建立產銷優勢互補的合作機制等。

      讓“土特產”物暢其流,硬設施要給力。實施方案從產地到銷售端,都有針對性地提出有力舉措,將大大提升城鄉消費設施水平。

      除了線下消費,電商平臺也是重要“市場”。挖掘網絡銷售潛力、提升直播電商水平……圍繞發揮電商平臺優勢,提升網絡消費質效,實施方案作出了具體部署。

      激活市場:倡導營養健康消費

      實施方案強調,強化健康消費宣傳引導,并明確提出深入推進“健康飲食 合理膳食”專題科普宣傳、多形式引導居民營養健康消費等。

      “科學確定學生餐計劃,優化營養搭配”“推動豆制品、優質豆奶等進養老機構、兒童福利機構”“鼓勵各地擴大學生飲用奶推廣”“研發推廣營養健康食譜,重點引導增加優質蛋白食物消費,促進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消費”……一系列舉措將從多角度提升營養健康公共服務。

      從發展鄉村旅游,到村超、村BA等快速興起,近年來各地農文旅創新發展模式,不斷走深走實。新的消費渠道與場景成為重要增長點,推動了輕食產品、養生茶飲、運動營養代餐等農產品消費增長。

      為了順應消費新需求,實施方案明確推進農文旅融合,拓展消費新空間諸多舉措。如開展“鄉村四時好風光”“游購鄉村”等系列活動,推出鄉村旅游產品線路、年俗節慶活動和農特產品;支持各地舉辦村跑、村舞、村BA、村歌等富有鄉情鄉韻的“村字號”活動,組織美食品鑒、非遺大集、農事體驗,全方位展示鄉村美景、文化底蘊,豐富鄉村消費場景等。

      小特產里有大期待。隨著政策舉措的落實落地,更多優質“土特產”走向大市場,將拓寬鄉村全面振興新路,成為城鄉居民餐桌上的健康美味,點亮人們美好生活希望。

      (據新華社北京電  記者古一平、胡璐)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