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藺觀文:農文旅融合繪就“山水相依、產村共融”鄉村振興新圖景

盛夏時節,古藺縣觀文鎮千鳥湖畔游人如織,玻璃棧道觀景臺的施工場景成為傍晚乘涼游客的焦點。這座曾以傳統農業為主的小鎮,如今正以農文旅融合為發展主線,通過資源整合、產業升級、文化賦能,探索出一條“生態為基、產業為翼、文化鑄魂”的鄉村振興之路。從千鳥湖景區創建到傳統村落保護,從“1+5+N”特色產業集聚到紅色文化傳承,觀文鎮以系統化思維推動全域發展,一幅宜居宜業宜游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規劃引領:生態資源激活文旅新動能
千鳥湖是觀文鎮的核心生態名片,觀文鎮的發展,始于對生態資源的系統性重塑。當地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決心,高標準完成千鳥湖概念規劃及鎮區風貌改造規劃,并引入專業人才統籌資源,嚴格管控違規建設,確保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
“目前,觀文鎮正積極開展千鳥湖創評3A級景區工作。我們不僅要打造‘湖光山色’美景,還要讓生態資源轉化為產業優勢。”觀文鎮副鎮長曾明玉介紹,圍繞環湖區域,觀文鎮將積極發展葡萄采摘、魚稻共生體驗等農旅融合項目,未來還將引入露營基地和康養業態,形成“四季有景、全域可游”的發展格局。
生態價值的轉化不僅體現在旅游業,更延伸至農業產業鏈。在建設村榨油廠,1200萬元的投資實現了“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預計年產值2000萬元;共和村豆花廠則依托“觀文黑豆花”品牌,開發豆腐干、腐竹等衍生品。觀文鎮農辦負責人郭恩平算了一筆賬,豆花廠和榨油廠投產以后,預計可帶動全鎮套種大豆5000畝,大豆收獲后,全鎮預計可種植油菜8000畝,既可以觀賞環湖油菜花開的美景,也可實現一地多收。
基建提質:宜居宜游環境再升級
“新建的衛生廁所干凈敞亮,配套的三格化糞池處理污水,空氣都比以前好多了?!庇腊泊迕袼藿洜I者呂友明的感慨,折射出人居環境改善的成效。此外,千鳥湖環湖污水管網建設項目正在申報中,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環湖區域的“顏值”和游客體驗。
鄉村振興,基礎設施是關鍵。近年來,觀文鎮累計投入563萬元完善旅游配套,包括新建玻璃棧道觀景臺、實施“廁所革命”580戶、改造民宿4家,而正在建設的場鎮快捷通道將大幅提升交通便利性,推動“快進慢游”旅游模式成為現實。
產業升級不僅限于硬件。湖畔民宿、特色餐飲的興起,讓游客從“過路客”變為“過夜客”。觀文鎮黨委副書記安飛表示:“我們要讓游客留得下、玩得好?!蓖ㄟ^農旅融合,觀文鎮正逐步實現從單一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轉變。
文化鑄魂:“紅色資源”+“民俗文化”傳承文脈
文化是鄉村振興的“根”與“魂”。在四渡赤水云莊戰斗遺址,學生們正對紅軍攻打云莊,開倉分糧這段歷史聽得入神。作為紅色美麗村莊建設重點項目,云莊戰斗遺址所在的建設村已成功入選國家級傳統村落名錄。而星鳳村圍繞“苗族傳統蘆笙演奏技藝、蘆笙歌舞、苗族古歌、刺繡蠟染”等設置培訓課程,培訓人數達120余人。
“在保護中傳承記憶,讓古建筑、老手藝成為鄉村振興的‘活化石’?!庇^文鎮文化工作負責人朱慶介紹,云莊戰斗遺址新打造的展陳室和教研基地已吸引1000余人開展主題活動,紅色文化與民族文化雙軌并進,為文旅發展注入靈魂。
觀文鎮黨委書記穆昆表示:“觀文鎮將繼續打好生態、產業、文化‘三張牌’,聚力3A級景區創建工作,打造鎮內旅游環線,把山水資源、人文資源、農業資源串點成線,形成‘賞景+采摘+農家體驗’一體游玩路線,推動從景點旅游到全域旅游的轉變?!?/p>
來源:古藺融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