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應對暑濕高溫季 四川中醫有“處方”

    2025年08月04日17:05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成都8月4日電 (記者劉海天、實習生張悅)近日,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針對當前暑濕高溫季節及暑期旅游高峰的情況,組織專家擬定了《2025年四川省暑濕高溫季節中醫藥防治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旨在充分發揮中醫藥在防治相關疾病中的獨特作用,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多維預防:從飲食到起居織密健康防線

    《建議》明確了夏季養生及防護的核心原則,具體包括防暑防濕,驅避蚊蟲,清補兼顧,顧護脾胃,夜臥早起,適當午休,避免貪涼,養心調肝,合理適時運動等。

    飲食調理上,推薦烏梅湯(烏梅30g、山楂20g、陳皮5g,燜煮30分鐘)、薄荷菊花茶(薄荷5g、菊花10g,80℃水沖泡)、三豆飲(黑豆、赤小豆、綠豆各30g慢煮2小時)等代茶飲,胃酸過多者慎用烏梅湯。膳食方面,薏苡仁紅豆粥(炒薏苡仁與赤小豆2:1煮粥)、四神湯(山藥、蓮子芡實、茯苓各15g,配豬肚燉煮)可健脾祛濕,同時建議多吃西瓜皮煮水、帶皮冬瓜湯等清涼食材。不過,脾胃虛寒者需控制寒性水果攝入,每日不超200g,慎食冰鎮食物。

    起居上,空調溫度建議設為26-28℃,室內外溫差不超7℃,避免直吹,早晚通風防濕濁積聚;作息需“夜臥早起”,午休20-30分鐘養心,睡眠時注意腹部和膝蓋保暖。根據個人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方法,可學習運用傳統保健強身方法如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等,

    運動宜選清晨或傍晚,適度運動至微汗即可,忌大汗傷津。

    二十四式太極拳第三式:白鶴亮翅。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視頻截圖

    在蚊蟲防控方面,中醫同樣有妙招。成人可用艾葉、石菖蒲等打粗粉制成中藥香囊,兒童款去艾葉、石菖蒲加陳皮,2-4周換一次藥粉;金銀花、艾葉等各30g煮15分鐘制成的驅蚊噴霧,加10%醫用酒精可增強效果;傍晚可用艾條或蒼術陰燃驅蚊,但是需注意防火通風,過敏及哮喘患者禁用。

    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做好皮膚護理,比如清潔皮膚用弱酸性無刺激產品,避免過度清潔;烈日外出做好防曬(寬檐帽、防曬衣、傘、防曬霜),搭配含蘆薈或綠茶等天然舒緩成分的輕薄保濕乳液/啫喱。若被蚊蟲叮咬后,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可外敷搗爛的馬齒莧或蒲公英15分鐘止癢,或用清涼油、爐甘石洗劑(敏感肌慎用,風油精避開眼周粘膜),忌抓撓防感染,若出現發熱、身痛等癥狀及時就醫。

    精準施治:針對夏季高發癥給出中藥方案

    針對暑熱感冒(發熱、身重、胸悶等),推薦藿樸夏苓湯加減(藿香、佩蘭等),配合清暑化濕類中成藥;脾胃不適(脘腹脹滿、便溏等)可用平胃散合三仁湯加減(蒼術、厚樸等),配健脾化濕類中成藥;皮膚問題(紅斑、濕疹等),內服黃連、地膚子等,外用苦參、地膚子等藥水濕敷,推薦清熱解毒化濕類中成藥。

    若遇基孔肯雅熱(發熱、關節痛、皮疹等),新加香薷飲合三仁湯加減(香薷、金銀花等)可緩解癥狀,臨床顯示能縮短發熱周期2-3天。

    (責編:章華維、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