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蜀水 智繪豐景 2025豐收中國萬里行巴山蜀水豐收之旅

7月31日,由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首席合作伙伴云天化股份、北京數字三農科技、雙仕達國際廣告聯合發起的豐收全景全媒體宣推活動——“2025豐收中國萬里行”以“巴山蜀水 智繪豐景”為主題,從女媧廣場出發,開啟了雨潤茶香的豐收之旅。本次活動通過豐收中國萬里行、中國三農發布、農視網等三十余個平臺全網同步直播,據不完全統計,直播總觀看量達985.6萬人次。
非遺技藝賦能 指尖技藝煥新生
在龍河新竹編專業合作社,主播深入探訪非遺竹編工坊,展示周公山竹編從“刮青”到精美工藝品的制作技藝。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先培訓后生產、再回收再銷售”的模式,合作社培訓農戶超萬人,實現了當地非遺從“指尖技藝”到“指尖經濟”的轉化。
雅安作為中國茶葉的重要發源地,種茶歷史悠久。當走進周公山茶園,便能見證茶樹盤石而生的奇觀,解讀陸羽《茶經》“上者生爛石”的生態密碼。當踏入藏茶博物館,便仿佛走進了“藏茶世界”,每一塊磚茶都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故事。在這里,不僅能夠探尋國家級非遺“南路邊茶制作技藝”,還能感受跨越千年的茶馬古道文化。
圖:中共雅安市雨城區委副書記王述蓉(右二)、云南云天化農資連鎖有限公司川渝大區副總經理寶永堂(左二)
“晨起煎茶賞煙雨,暮歸烹魚品落霞,”中共雅安市雨城區委副書記王述蓉在活動現場向全國游客發出詩意邀約,“誠邀四海八方的賓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雨城之旅,飲藏茶,嘗雅魚,享詩意人生。”
云南云天化農資連鎖有限公司川渝大區副總經理寶永堂表達了對當地產業的支持:“農業現代化離不開科技創新,更需要扎根土地的實干精神。我們將繼續與川渝廣大農戶朋友一起,續寫豐收故事。”
從漁場到餐桌 解讀雅魚“文化密碼”
在雅安市雨城區寶田漁場,主播帶領觀眾探訪省級珍稀魚類保護基地,揭秘雅魚規模化養殖的秘訣。漁場依托周公河優質水源,通過苗種培育池、親魚催產暫養池、孵化車間等標準化養殖流程,實現年產冷水魚苗200余萬尾。
圖:雅安市雨城區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徐勇(左一)介紹雅魚文創
雅魚作為“三雅文化”的代表之一,文化價值與產業價值并重。其頭骨中的“寶劍”傳說與女媧補天神話相映成趣,吸引眾多游客紛紛來訪。主播走進雨城館,探訪“西蜀天漏”藝術裝置、女媧補天墻畫等特色展區,向觀眾們展現雨城館如何通過非遺、文創與美食融合,打造雨城區文化新地標。
在豐收會客廳環節,雨城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雅安碧峰峽旅游區管委會主任廖袁兵應邀出席,圍繞“生態農業、特色產業、農旅融合、科技賦能、人才振興”等方面分享雨城區的生動實踐。
圖:雅安市雨城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雅安碧峰峽旅游區管委會主任廖袁兵
用匠心與創新 續寫豐收故事
在眉山市春見柑橘園,云天化針對眉山氣候和春見柑橘生長特性,因地制宜向果農講解了在柑橘的前、中、后期如何科學種植,并提供施肥方案。云天化通過農技培訓等全程服務,助力果農科學施肥、降本增效,展現了“藏糧于技”的現代農業實踐。
圖:云天化四川丹棱科技小院院長 張順強(左一)
在雅安茶廠內,主播與雨城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萬雅平共同走進“豐收市集”,集中展示非遺美食、藏茶珍品等生態農特產品。從非遺老字號“吆吆吉慶小吃”到“陰醬雞”和“同記臘肉”,從“羌江奶粉”到“狗屎糖”和“熊貓竹筍”,每一件產品背后都凝聚著雨城農人的匠心與創新。
圖:雅安市雨城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萬雅平(左一)
在本次活動中,同期舉辦的“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大講堂”成為亮點之一。大講堂由豐收中國萬里行總導演王焜主持,匯聚了政企代表、行業專家等各界人士,共同探討雅安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與方向。中共雅安市雨城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周瑜,豐收中國萬里行總策劃鄭利強,品牌戰略專家、中國商業聯合會新媒體運營專家顧問孟祥奇,雅安市雨城區農業農村局茶辦主任、雅安南路邊茶商會會長李剛,云天化川渝大區農化技術專員朱春桃等出席活動,大講堂通過產業介紹、技術分享、品牌賦能等多維度內容,為雅安農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智慧動能。
圖:中共雅安市雨城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周瑜在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大講堂上致歡迎辭
圖:品牌戰略專家、中國商業聯合會新媒體運營專家顧問孟祥奇講解品牌賦能
此次“2025 豐收中國萬里行”巴山蜀水豐收之旅,不僅生動展現了雅安、眉山等地在農業科技創新、非遺文化傳承、農旅融合發展等方面的豐碩成果,更彰顯了巴蜀大地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的農業新圖景。
(雨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