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賽迪百強區榜單發布,四川13個區上榜
陣容4年無變化 未來如何再破局

●四川13個區入圍2025賽迪百強區,分別是成都市武侯區、雙流區、龍泉驛區、金牛區、錦江區、青羊區、成華區、郫都區、新都區,宜賓市翠屏區,綿陽市涪城區,瀘州市江陽區,德陽市旌陽區
●目前百強區的分布情況為西部19個、中部22個、東部58個、東北地區1個。其中,四川占據13個席位,約占西部地區百強區總量的68%
8月5日,賽迪顧問發布《2025年中國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其中包含2025賽迪百強區榜單,四川13個區上榜,分別是成都市武侯區、雙流區、龍泉驛區、金牛區、錦江區、青羊區、成華區、郫都區、新都區,宜賓市翠屏區,綿陽市涪城區,瀘州市江陽區,德陽市旌陽區,上榜數量與去年持平。
記者梳理榜單發現,不管是入圍數量還是入圍城區,四川已連續4年沒有發生變化。在日趨激烈的百強區競爭中,四川如何再破局?
讀榜單
上榜數多,但僅1區入前20強
盡管四川百強區的上榜數量與2024年、2023年、2022年持平,但13個區的“上升面”有所變化。2025年四川僅有6個區實現進位升級,而2024年有9個區,2023年有11個區。此外,2023年和2024年,四川13個百強區均未出現排名下跌情況,排名處在上升或保持不變狀態。而2025年,13個百強區中有6個區排名下跌,其中跌幅最大的下跌7個位次。
整個榜單新上榜3個區,其中,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各收獲一個新的百強區席位,中部地區則丟失2個百強區席位。數據顯示,從2017年到2025年,西部地區的百強區席位增加5個,為增幅最大的區域。目前百強區的分布情況為西部19個、中部22個、東部58個、東北地區1個。其中,四川占據13個席位,約占西部地區百強區總量的68%。
不只是數量差異。2025賽迪百強區前20強中,15個城區來自東部地區,3個來自中部地區,2個來自西部地區,四川只有排名15位的武侯區入列。20強中,連續9年蟬聯榜首的深圳市南山區遙遙領先,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9500.97億元,逼近萬億元。
尋突破
發揮優勢擁抱新質生產力
盡管四川在西部地區屬于全國百強區“大戶”,但從區域分布看,13個區有9個屬于成都,其余4個分別屬于宜賓、綿陽、瀘州和德陽,還有許多市州未能實現零的突破。
為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四川明確提出,實施全國百強縣、百強區鞏固提升和接續培育行動。鞏固提升和接續培育如何同步推進?
記者梳理發現,整個榜單中,上升位次最多的是湖北省武漢市漢南區,從上一年的70位上升至61位,共上升9個位次。作為武漢汽車產業核心聚集區,漢南區近年來在搶抓新能源汽車發展機遇上不遺余力,創造出半年推出10款新能源汽車的行業佳話。前20強中上升6個位次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近年來齊聚“淘抖快”三大電商產業平臺,織就了龐大的線上商業網。2024年,該區全年實現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2298.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68.5%,總量居浙江省第一位。
省內亦有“標兵”。繼2020年首次進入榜單后,宜賓市翠屏區連續5年實現躍升進位。這離不開其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上的主動作為。作為宜賓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的核心承載區,翠屏區見證宜賓動力電池產業從無到有、迅速壯大的過程。
“雖然發力賽道不同,但本質相似,都是新質生產力的積極擁抱者。”賽迪顧問西部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瀟瀟認為,城區在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上擁有天然優勢,匯集了高層次人才、高能級企業和高水平科研機構等重要發展要素。面向“十五五”,城區應繼續充分發揮創新集聚優勢,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速發展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持續提升創新效率,引領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4年晉級為千億城區的旌陽區,完成百強區持續進位目標。“旌陽區將立足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以數字賦能為引擎,大力實施‘優二進三’產業發展路徑,努力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旌陽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蔣君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