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城市更新為綿陽創新發展提供空間載體和動力支撐

    聚合“呼吸相通”的產業生態

    2025年08月06日08:00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聚合“呼吸相通”的產業生態
     

      【成長畫像】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要求,“精心培育創新生態,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不斷取得突破”。綿陽充分發揮中國科技城科技資源稟賦優勢,打造中國(綿陽)科技城創新中心和智能機器人等新賽道產業園區,集納創新業態,塑造全新生活體驗。

      【城市故事】

      8月5日早上,馮琳在綿陽科技城新區上馬故事站登上無人駕駛公交車。15分鐘后,她抵達機器人產業園,在樓下接過一杯機器人智能咖啡機制作的冰美式咖啡,開啟一天的工作。

      這樣的場景,是綿陽科技城新區上班族的日常:無人公交穿梭于社區與產業園之間,機械臂調制咖啡的香氣在寫字樓彌漫,青年人才在改造一新的上馬故事商圈奮斗、生活……

      以創新生態為新質生產力賦能,綿陽正著力創新生態圈,激發一座城市的發展活力。

      創新場景落地

      新賽道產業呼吸式生長

      當天上午,位于科技城新區的綿陽機器人產業園的生產車間里,四川它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剛正緊盯一批即將發貨的清潔機器人檢測。2023年初,杭州它人機器人選擇在綿陽建立分公司,劉剛接下重任。兩年來,他見證了這個園區的迅猛發展:“入駐之初機器人產業鏈企業僅20家左右,如今已超50家。在園區內就能找到合作伙伴,效率大幅提升?!?/p>

      劉剛指向窗外:“那家做新能源產品的公司,就是我們清潔機器人的‘動力’供應商。步行5分鐘,就能對接技術參數?!彼拇ㄋ丝萍紕摿⒅?,動力電池還需從廣東東莞采購,時效性不足和運輸成本高直接影響生產。去年底,400米外的四川成科國重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為四川它人科技高性能磷酸鐵鋰電池供應商,首次合作金額達500萬元。

      要素高效聚合、“呼吸相通”的產業生態,是綿陽布局創新城市的著力點之一。要推動創新孵化和動能轉換,綿陽更在創新應用場景方面不斷發力。

      2024年4月,科技城新區自動駕駛項目入選國家級試點,成為四川省唯一全域開放智能網聯測試的區域。在四川聲通玄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監控大屏上,無人駕駛行業總監劉磊演示“全域5G智能網聯云平臺”:54個站點、4條規劃運營線路的實時數據不斷跳動,無人公交、清掃車、安防巡邏車組成動態服務網?!白畛踔挥?輛測試小巴車,如今僅無人駕駛公交車累計行駛里程已超23萬公里,累計服務15萬余人次。”

      去年11月,全國首個“空天地一體化”低空智慧城市系統在科技城新區啟用。6架無人機從城市路燈頂部設置的一體化支撐站升空,與衛星、地面感知設備構成三維神經網。該系統可賦能智慧城市綜合治理、無人駕駛和應急救援等領域,為城市管理精準決策提供實時數據輔助。

      “以科技城新區的城市違建管理為例,該系統可通過多期衛星影像對比進行大范圍建筑變化識別,將廣域識別結果聯動到無人機,無人機進一步飛往現場進行精細化核查,生成報告及時預警,保障城市高效有序管理和運行?!毖邪l方四川新投智城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相當于給城市裝上CT機,全域隱患無處遁形。”

      創新生態筑基

      空間載體升級打造人才磁場

      走進位于科技城新區的綿陽城市規劃展覽館,一塊約20平方米的電子沙盤揭示科技城新區的創新底牌:衛星影像與三維建模疊加,36.6平方公里直管區地上地下盡收眼底。

      點開緊鄰科技城新區創新中心集中辦公樓和產業園的上馬故事商圈模塊,人流熱力圖、企業稅收數據、管網負荷實時跳動?!斑@相當于城市的數字心臟?!笨萍汲切聟^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總規劃師秦德宇滑動觸控屏介紹,該系統整合國土、產業、物聯數據,已輔助上馬故事商圈招商70余家商戶,拉動商圈年營收破5億元。更深遠的意義在于,它可為無人駕駛、低空物流提供高精度高清地圖。

      “如果把時間撥回到多年前,你在這里只能看到連片的荒地和老舊房屋?!鼻氐掠钫f,“現在這里已是綿陽創新能力最強的板塊之一?!?/p>

      “我們通過城市更新,為科技城新區創新發展提供空間載體和動力支撐,激發城市發展活力?!本d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城市的公共服務升級,加速人才資金等創新要素集聚。

      海歸碩士賴睿的選擇可以印證。2023年,賴睿放棄上海工作,通過綿陽人才集團引進計劃返鄉?!懊糠曛苣?,我在家門口就可逛街和欣賞音樂節?!辟囶Uf,綿陽設立10億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入職不久,我就享受到安居補助等實實在在的政策支持?!?/p>

      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綿陽引進各類人才8.6萬名,較前三年增長153%。其中,博士碩士超1.5萬名。今年上半年,引進各類人才超1.6萬名。

      夜幕降臨,上馬故事商圈霓虹燈閃爍,不少結束一天工作的年輕人涌向小酒館,與創新中心13棟寫字樓實驗室里交錯的燈光遙相呼應。“我們在城市建設和城市更新中植入更多創新元素。”科技城新區相關負責人說,通過打造青年友好型園區,讓產業空間與生活空間實現深度融合。

      他山之石

      上海長寧區“上海硅巷”科創街區制定張江高新區長寧園改革創新發展行動方案,依托中國科學院微系統所等科研機構,打造“上海硅巷”高質量孵化器和概念驗證中心,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重點發展互聯網服務(目標占全區經濟總量60%)和在線新經濟產業,建設“虹橋之源”生態園,深化“數字長寧”戰略。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任紫鑫 綿陽觀察 郭超英 文/圖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