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運首賽 場外同樣精彩

8月6日上午9點,成都世運軟式曲棍球比賽在新都香城體育中心進行。在女子團體預賽小組賽中,泰國隊和瑞典隊的比賽是成都世運的首場比賽。部分比賽先于開幕式亮相,這也是國際性綜合運動會的慣例。
賽場上,運動員努力拼搏。賽場外,負責電網側電力保障的國網成都市新都供電公司和負責場館側保電的國網眉山供電公司包保團隊多措并舉、堅守崗位,交出首場世運比賽保電的完美答卷。
8月6日,世運首場比賽當日,國網成都市新都供電公司值守人員對新都香城體育中心主供電源點220千伏馬家變電站進行特巡測溫。張峻榤攝
受成都持續高溫紅色預警天氣影響,新都電網負荷攀升,8月5日創下146.66萬千瓦的歷史新高。面對高溫及世運的雙重壓力,國網成都市新都供電公司在統籌做好城市運行保障工作的同時,全力做好世運供電保障。賽前保障階段,該公司精細化制定了152個保供方案,按照“三保四零五最”要求,對57個保電點位涉及的18條保電線路、60條線路進行多輪次“地毯式”排查整治,開展各專業應急演練和全要素測試,確保設備“零缺陷”投入實戰。
首場比賽當日,國網成都市新都供電公司嚴格按照保電方案、標準和流程要求,采取“定點值守+區域流動”的工作模式,248名保電人員到崗到位,對場館涉及的主網、配網線路不間斷開展紅外測溫、特巡維護。同時,增設兩臺容量為1000千瓦應急發電車,全力保障比賽期間電網供電“零閃動”。“為保障世運場館的線路設備安全可靠運行,在比賽日我們需要對環網柜進行不間斷的巡視,每45分鐘就得巡檢一次,一天下來微信朋友圈步數排名已經登頂。”現場巡檢人員邱影在世運保電進入實戰階段以來,每天都蹲守在保電現場。
新都香城體育中心賽場燈光如晝、大屏流光溢彩的背后,國網眉山供電公司22名技術骨干組成的保電團隊自6月10日進駐場館,便成立了以9名黨員為核心的臨時黨支部,面對場館復雜用電環境,臨時黨支部將團隊劃分專業組、資料組、后勤組等攻堅單元,黨員牽頭完成127個配電箱、198個照明開關、551個固定插座的電氣溯源,張貼標識標牌3000余處。通過常態化“零點作業”,黨員帶頭開展一二次拉路傳動試驗、全負荷測試4次,以“設備過手百分百”的標準排查整改隱患54處,實現賽前隱患動態清零。
世運首賽場館新都香城體育中心包保團隊在檢查比賽場地供電線路。陳紅梅攝
比賽期間,新都香城體育中心保電團隊創新構建“四級戰備”體系,即值守人員隨身攜帶工具包即時響應,前線指揮所儲備二級備件就近補位,第三方庫房囤積物資備用,供應商大型設備隨時保障,全力確保20個值守點位、13臺UPS、36處ATS切換“零差錯”。(劉曉玲、毛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