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閑置空間變文化展廳 開展城市推介活動 打造“無圍欄”花園站區

    旅途添新意 火車站成“會客廳”

    2025年08月07日10:07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旅途添新意 火車站成“會客廳”

    候車旅客在北京站二層第八候車室南端弧形落地窗前休息

      今年暑運已過半,不少來京的細心旅客發現,北京的火車站變得不太一樣了:北京站候車室閑置空間被打造成“時光列車”和“文化驛站”,搖身一變成“流動博物館”;大同文旅帶著地方特產和非遺表演走進北京北站、北京清河站,邀請旅客“坐上高鐵去大同”……突破傳統車站單一運輸功能的定位,北京的火車站通過融入多元文化元素和便民服務,將交通樞紐打造成展現北京城市溫度與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熱搜關鍵詞

      今年暑假,在北京站候車不要再玩手機啦。來“時光列車”和“文化驛站”兩個寶藏展廳里逛一逛,了解“中華第一站”的歷史,熏陶北京優秀地域文化。到各個候車室里轉一轉,名家畫作復制品肯定能讓你一飽眼福。走累了,就去車站二層第八候車室南端盡頭的弧形落地窗前坐一坐,和窗外的明城墻遺址打個照面,感受66歲老車站和古都北京的歲月沉淀。

      候車也能逛“展”

      北京站打造寶藏展廳

      北京站的“時光列車”和“文化驛站”兩個展廳位于車站二層第八候車室南端。步入“時光列車”展廳,就像走進了一個微縮版北京站站史館,這里系統地講述了北京站的前世今生。作為“首都之門”“中華第一站”,北京站見證了中國現代史上幾乎所有的重大事件和歷史轉折。這里的一磚一瓦一盞燈都是經典、一桌一椅一幅畫都是歷史文化。

      除了25張老照片,展廳還展示了56件展品,其中,我國各個時期的實物火車票喚起了不少旅客的回憶。“這幾張20世紀80年代的硬板車票,就是一位黑龍江的旅客在參觀完展廳后特意送到車站來的。為車站填補上了這一塊的空白區域。”北京站工作人員小張指著一組車票向北京青年報記者介紹。

      在“時光列車”展廳的隔壁,就是今年6月剛剛亮相的“文化驛站”展廳。這里正在舉辦“我的鐵路風景”少年兒童優秀文化作品展,164幅繪畫作品集體亮相,展現著少年兒童眼中獨特的鐵路風景。北京站相關負責人介紹,區別于“時光列車”的常設展,“文化驛站”展廳后續還會引入北京中軸線等具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及北京地域文化的特色項目,和車站文化形成呼應。

      另外,為給旅客打造獨具特色的文化之旅,今年北京站內的名家畫作也從19幅增加到25幅。古一舟、溥松窗的畫作《拒馬河畔大寨花》在東預檢廳首次展出,旅客在候車時仿佛可見河水潺潺,兩岸花開;西預檢廳,陶一清的巨幅畫作《錦繡河山》格外吸睛,畫中一列火車穿行于崇山峻嶺之間,以蒼茫群山為骨,以逶迤鐵路為脈,成為站內文化景觀的新亮點。第四、五、六、七等4個候車室門楣處分別展出的《報春圖》《白梅》《臘梅》《紅梅》等名家畫作,更是讓旅客在候車間隙盡享文化滋養。

      北京站黨委副書記孫海申表示,下一步,北京站將繼續以文化車站建設為抓手,著力將北京市地域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鐵路文化有機融合,協同地方政府、社會力量共創共建,讓北京站這座“城市名片”更加耀眼奪目,讓旅客出行體驗更美好,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跨城市互動

      推介活動落地北京高鐵站

      北京站通過重塑筋骨,不斷豐盈著“城市會客廳”的內涵。在北京清河站和北京北站,今年暑運期間也在進行著一種全新的嘗試。7月18日,北京北站與北京清河站同步化身“城市會客廳”——由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北站攜手大同市委宣傳部,聯合大同各縣區及市直相關單位共同舉辦的“坐上高鐵去大同”城市形象宣傳推廣活動啟幕。旅客們紛紛駐足于大同特產與豐富旅游產品前,提前與古都大同展開了一場親密邂逅。

      當日在北京清河站,快閃歌舞、獨具大同特色的數來寶《夸大同》、陽高二人臺《掛紅燈》接連上演。詼諧的說唱與歡快的曲調,盡顯大同濃郁的民俗風情與市井煙火,不少旅客舉起手機記錄瞬間,提前觸摸到古城的鮮活與熱情。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多個特色展區,通過高清圖文海報、非遺展示、特色物產展示等形式,生動詮釋著大同作為“三代京華、兩朝重鎮”的深厚歷史底蘊。現場,主辦方帶來了云岡石窟的精美復刻造像、華嚴寺的古建微縮模型、大同布藝、廣靈剪紙,還有網紅文創“佛小伴”、華嚴寺鴟吻等文化創意產品,對大同豐富的旅游資源,世界文化遺產云岡石窟、北岳恒山、懸空寺等進行了重點推介;大同市各縣區的特色農產品和非遺文創作品展示也是此次活動的一大亮點:陽高縣的杏脯、云州區的黃花、渾源縣的正北芪等特產讓人在品嘗美味的同時,感受到大同的鄉土氣息。

      這一次的嘗試巧妙地將高鐵站打造為連接城市與旅客的橋梁,賦予了其“城市會客廳”的新角色。據北京北站相關負責人趙衡透露,車站未來還將逐步與高鐵列車途經的城市建立聯系,通過舉辦快閃、非遺展示以及主題展覽等活動,將高鐵車站轉變為獨具特色的“城市會客廳”,從而打造出富有文化底蘊的車站空間。

      外部環境提升

      三大火車站打造花園站區

      作為首都的“迎賓門”、“城市會客廳”,北京火車站外的環境也煥然一新。北青報記者從市重點站區管委會了解到,今年《北京市重點站區2025年優化提升工作方案》正式印發實施,聚焦疏堵、治亂、消隱、扮靚,全面提升各大火車站地區出行環境。其中北京南站、北京北站、北京西站將打造“無圍欄”花園站區。

      為打造“進京最美第一印象”,今年以來,南站、北站、西站地區陸續完成了“出門見景”的花箱布置、道路周邊綠化和補植增綠。北京南站地區完全開放北廣場4000余平方米區域,并進行環境提升,方便市民旅客通行。協同豐臺區推動南站路及周邊道路綠化美化、小微空間改造,增設沿街口袋公園,整體提升站區周邊環境品質。

      北京西站地區為了實現“亮出北廣場,重現原設計風貌”,將拆除北廣場冗余設施以凈化站前空間,包括鐵路廣場進站安檢大廳后退9米,拆除北廣場及二樓平臺4880米護欄和300米隔離墩,拆除北廣場地上及螺旋盤道下1200平方米冗余設施,改造4處廣場地下出入口等,同時選擇廣場騰退后的適當區域增加花箱。改造完成后將重現北廣場主體建筑標志性的紅柱。此外,北廣場負二層東餐飲區騰退商鋪131平方米,改造為網約車候車室,特別配建2間母嬰關愛室,提升旅客出行體驗。

      作為京張高鐵的始發站,北京北站將結合首都窗口功能和花園城市建設要求,在站前廣場等點位,拆除傳統的硬質護欄隔擋;東門北側新建口袋公園,沿西側圍墻設置文化墻,展現站區歷史底蘊。站前廣場外沿還將結合現有行道樹,構建156米長綠帶,內側靈活設置140米長的特色花箱,豐富站區景觀層次和品質,增加旅客休憩場所。預期可在實現“增綠”650平方米的同時,為市民旅客提供更加優美、順暢、舒適的出行環境。提升完成后,北京這三大火車站將實現站景融合的更新。

      從北京站的文化展廳,到北京北站、北京清河站的城市形象推介,再到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北京北站的花園站區打造,北京的火車站正以全新的姿態迎接八方來客。通過這些改變,北京的火車站不僅為旅客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元的體驗,也讓人們在匆匆的旅途中感受到北京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與人文關懷。讓每一位來到北京的旅客,都能從踏入火車站的那一刻起,就深深愛上這座充滿活力與溫度的城市。

      文/記者王薇

      攝影/記者袁藝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