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里看花欲簽單 信保慧眼避險關
——中國信保助出口企業避險“百萬美元”訂單騙局

提到保險,大家想到的主要是發生風險損失后的補償。但那畢竟是亡羊補牢之舉,雖獲賠但未必所有損失都能彌補。那么保險能否提前預知風險,進而主動規避風險呢?
2025年3月,四川南充一家服裝生產企業老板聯系了中國信保四川分公司,稱經合作伙伴介紹,接到美國買家的百萬美元服裝訂單,但對方要求收貨后60天付款,希望投保收匯風險。中國信保四川分公司工作人員初步調查后,很快發現幾處疑點:一是該服裝企業無自營出口歷史,缺乏承接大額訂單的經驗;二是買方未經過驗廠、打樣等流程,直接下達百萬美元訂單,不合行業慣例;三是介紹業務的合作方本身也從事出口業務,為何會將“肥肉”拱手讓人?通過中國信保資信數據庫查詢,工作人員進一步發現:該美國買家此前無正常收匯的承保記錄,近期卻突然在全國范圍內向多家服裝企業主動拋出大額訂單。這些風險信號引起中國信保四川分公司工作人員警覺,遂力勸南充企業老板進一步核實情況、慎重決策。但老板接單心切,反而認為信保決策遲緩、耽誤商機。
恰在此時,4月2日美國突然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征收所謂“對等關稅”。面對加征后超50%的關稅,正常的貿易已難以承受這一成本。本以為這筆訂單就此“黃”了,但美國買方此時提出,維持原定價格不變,且將支付方式改為工廠交貨(EXW)后60天付款,要求南充企業盡快發貨,協助其搶占關稅加征后的市場空檔機遇。南充企業老板采信了美國買方的說辭,遂愈發急迫地催促信保加快流程,并通過相關部門協調信保與銀行,爭取支持。
面對外部多重壓力和愈發濃重的買家疑云,中國信保四川分公司經內部會商,認定該買方存在疑似欺詐行為,決定不予承保;同時,工作人員列舉各種疑點及相關案例,為南充企業老板分析利害關系,懇勸其放棄接單,即便接單也需在收到全款后再安排生產發貨。中國信保四川分公司工作人員的專業分析與誠摯態度打動了老板,南充企業最終飽含遺憾地放棄了這潑天的百萬美元“富貴”。
2025年7月,中國信保接到沿海某出口企業報案:該企業被上述美國買家以服裝尺碼問題為由,拒付到期大額貨款。至此真相大白,所謂“百萬美元”大單實為以高額利益誘使中國企業入局,再借質量糾紛“金蟬脫殼”的騙局而已。
得知避過大禍的南充老板當即賦詩一首,以致謝中國信保:外貿洪潮涌四方,出口訂單暗礁藏。若非信保金睛亮,百萬美金付汪洋。
中國信保四川分公司工作人員亦回詩相和:霧里看花迷商眼,資信數據撥云見。若無信保早規諫,蜀錦蜀織化飛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