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暖“新”賦能 雙向奔赴,成都市成華區黨建引領新就業群體服務提質增效

    2025年08月08日15:35 |
    小字號

    8月6日,炎炎夏日午后,成都市成華區雙水碾街道橫橋社區“華仔騎手·暖心驛站”的玻璃門開合不息。理發師徐師傅的剪刀在騎手發梢輕盈起舞?!拔逶戆l,十分鐘煥新——驛站免了租金,咱就圖個暖心回饋?!眲偫硗臧l的外賣騎手小王對鏡展露笑顏,轉身匯入車流。在成華區,新就業群體正通過這樣的溫情場景于奔波途中觸摸到城市的溫度。

    如何讓穿梭街巷的“流動力量”心有所歸、力有所聚?成華區以一場“雙向奔赴”的創新實踐作答——以黨建為針、服務作線,創新構建“組織扎根、服務織網、治理賦能”體系,探索出一條超大城市中心城區新就業群體社會工作的破題之路。

    組織扎根

    從“漂泊無依”到“心有歸處”

    黨員騎手王鐵勝結束上午的送餐后,便直奔猛追灣街道建設中路社區“華仔騎手·暖心驛站”,順手拿起屋里的充電器插上手機?!澳憧矗@兒還有應急藥箱,創可貼、防暑藥、退燒藥都備好了。”他擦了擦額頭的汗,笑著說,“不光這些,黨組織經常開溝通會,我們跑單時遇上的接單糾紛、停車難題等,在這里都能得到回應。找到了組織,心里特別踏實?!?/p>

    節日的慰問、生病時的關懷、技能提升培訓……黨組織的暖意,把奔波在路上的新就業群體緊緊地凝聚在黨的周圍,黨支部成了他們常掛在嘴邊的“家”。

    近年來,成華區高度重視新興領域黨建工作,多次深入新興領域平臺站點、暖心驛站等開展調研,針對新就業群體流動性強、黨員隱身的問題,成華區構建起“區委統攬—‘兩新’工委牽頭—行業黨委推進—街道社區兜底”四級組織體系,推動行業主管部門樹立“我在辦”理念,協調解決新就業群體的急難愁盼,確保各項任務高效推進。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為擴大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面,成華區委組織部、成華區委社會工作部堅持黨建先行,聚焦新就業群體中的黨組織“空白點”和“盲點”,進一步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推動轄區重點新就業群體(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員、網絡主播等)黨組織建設全覆蓋,成立交通運輸、外賣送餐、直播電商等14個行業(綜合)黨委,與市快遞行業黨委聯建共建,推動建立新就業群體黨組織43個。通過街道社區與站點“一對一”動態摸排,讓875名流動黨員“浮出水面”,納入組織管理,確?!半x鄉不離黨、流動不流失”。

    組織網絡密密織就,漂泊的心從此有了依靠?!坝鍪掠腥苏?、困難有人幫、訴求有人辦”的承諾,在每一個新成立的流動黨支部里落地生根。

    服務升溫

    從“基礎保障”到“成長賦能”

    在成華的街頭巷尾,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商圈樓宇等陣地打造的一個個“華仔騎手·暖心驛站”,正成為新就業群體的暖心家園。

    針對新就業群體“奔走在路上、活躍在云端”的特點,成華區不斷探索新興領域黨建工作新路徑,牽頭整合各部門資源,推動行業(綜合)黨委發揮黨組織核心作用,用心搭建“華仔騎手·暖心驛站+華仔e騎”線上線下服務兩塊陣地,為新就業群體打造溫馨港灣。

    理發師徐師傅對華仔騎手·暖心驛站帶來的便利深有感觸。他的巧手在發絲間翻飛,十分鐘便讓騎手煥然一新:“驛站免了租金水電,五元理發是咱的回饋。”這份回饋延展出更深的聯結——作為兼職騎手,他主動加入驛站社群收集需求,“預約理發”“防暑藥品”等建議很快變成現實。如今微信群的即時提醒,讓這里成為騎手離不開的“能量補給站”。

    這方小小驛站,折射出成華區125個服務陣地、愛心商家的溫度。在橫橋社區“華仔騎手·暖心驛站”,電子科大教授正演示AI路徑規劃:“用這個工具,外語訂單翻譯只要三秒?!痹诮ㄔO中路社區“華仔騎手·暖心驛站”里,二十余名騎手在模擬人前學習心肺復蘇。而手機端的“暖新地圖”,將三街坊社區食堂的折扣餐、中醫院的免費藥箱、私營超市的充電樁匯成1公里服務圈,讓溫暖觸手可及。

    “我們積極推動公益社會資源整合下沉,在小區、商圈、樓宇、園區、學校等區域,精準布局友好車位、友好商戶等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背扇A區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成華區積極織密關心關愛新就業群體的服務網絡,確保實現“黨建強、服務優、人心聚”的良性循環。

    治理融入

    從“服務對象”到“治理伙伴”

    近日,在成華區萬年場街道紅橋社區的“‘新’·連心共商聯席會”上,一場變革悄然發生。外賣騎手老張指著規劃圖提議:“商業街轉角設個臨時停車區,我們送餐就不堵人行道了?!痹谒砼裕飿I經理認真記錄——這是成華區創新搭建的“四方共治”平臺,由社區黨委牽頭,聯動商戶、物業與新就業群體代表共議治理難題。騎手們從“被服務者”變身為“建言者”,一個“社區統籌+商戶支持+新就業群體參與”的四方聯動機制由此誕生。

    為充分調動新就業群體積極參與基層治理,成華區委社會工作部堅持機制先行、行動保障、典型激勵,依托即將啟動的第六屆“城視·成畫”社區規劃設計季活動,創新設置“共建暖新場景”賽道,推動新就業群體與專業力量、社會組織、居民商家一起共建共創;積極挖掘新就業群體暖心故事,廣泛宣傳報道全國勞動模范、網約車司機張桂容公益服務,成華熊貓志愿車隊隊員周青松緊急救人,騎手高溫烈日下接力送單等事跡,樹立正面典型。近年來,成華區組織企業、網約車司機簽訂成都市網約車行業自律公約2300余份,推選20名黨員擔任車隊隊長,開設“文創先鋒崗”“紅色直播間”100余個,網約車司機、網約配送員常態參與運輸保障、文明勸導、食品安全督導等志愿活動。

    制度的沃土,催生出治理新芽,600余名騎手戴上“食品安全監督員”紅袖章巡查餐飲后廚;“華仔e騎”小程序里,騎手“隨手拍”上傳的80余處隱患當日即獲處置;小區門前新漆的“騎士專停區”終結了多年的空間拉鋸。在跳蹬河街道,孩子們踮腳為騎手系上冰袖;在府青路社區醫院,醫護人員為網約車司機篩查職業病。治理的脈絡里,新就業群體的勞動價值不再只體現在工作量上,更寫在了被尊重、被肯定的每一個瞬間。

    華西社區報記者 彭戎 成華區委社會工作部供圖

    來源:華西社區報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