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電迎峰保供 西南油氣田為川渝高質量發展增添“底氣”

8月5日14時45分,重慶電網最大用電負荷達到3028萬千瓦;21時22分,四川電網最大用電負荷攀升至7418.6萬千瓦;同日,川渝兩地紛紛刷新今夏以來第四次歷史記錄。據了解,7月以來,在持續40℃以上的高溫炙烤下,川渝已投運的9座天然氣發電項目正火力全開,全力發揮調峰作用。
在高溫紅色預警頻發之際,作為頂峰兜底的“主力軍”,天然氣發電以其環保、高效、快速、靈活的特點,在川渝電力保供戰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氣電崛起
調峰保供的“及時雨”
2025年夏季,川渝地區迎來氣電項目集中投產高峰。7月25日,華電內江白馬燃機創新發展示范項目2號機組正式投產發電;7月31日,川投達州燃氣電站二期項目3號機組成功并網;8月17日,重慶大唐江津氣電即將點火投運。
“這些項目趕在用電高峰前投運,為國家電網注入強勁動能?!蔽髂嫌蜌馓锸袌鲩_發部副主任謝汝君介紹。
截至目前,川渝地區在運行與規劃建設氣電項目共計16個,包含裝機規模163萬千瓦的2個存量氣電以及14個“十四五”期間已核準新增的氣電,總裝機規模1665萬千瓦,合計年用氣量76.37~104.67億立方米,日最大峰值用氣量達7424萬立方米/天。
西南油氣田生產運行部一級主管李紀介紹,天然氣發電的調峰價值在極端天氣下尤為凸顯。7月以來,川渝地區天然氣發電單日供氣量從224萬立方米驟增至2200萬立方米以上,西南油氣田公司積極應對氣電項目啟停頻繁、供氣壓力高、峰谷差大等運行特點,通過動態調整生產組織,精細優化管網氣量調配,確保了峰值的穩定供應。
面對氣電項目集中投產帶來的用氣激增,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提前布局資源籌措。2025年5月,該公司在達州一期、華能兩江一期(二期)、永川、資陽、廣元氣電項目基礎上,專題研究瀘州、內江、巴中、達州二期、重慶大唐江津、重慶潼南等12個氣電項目氣源供應方案,并向總部積極爭取資源支持。
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首席專家賀志明表示:“我們克服全國天然氣資源趨緊的壓力,優先保障川渝地區用氣需求。目前,中國石油已為川渝地區10個氣電項目落實2025-2026年合同年資源超32億立方米。此外,預計今年10月即將投運的四川巴中氣電和重慶潼南氣電項目,年用氣量2.5億立方米也已納入年度投產計劃?!?/p>
“以‘讓氣于電’助力‘讓電于民’。”西南油氣田營銷部副主任張友波這樣說。為確保迎峰度夏期間特別是世運會期間四川省電力穩定供應,西南油氣田公司堅決扛起政治責任,提前逐一對接燃氣電廠,全面摸排用氣需求,7-9月按需向四川省燃氣電廠緊急增供天然氣6000萬立方米,全力保障民生用電穩定,有力護航人民群眾涼爽度夏。
融合創新
氣水風光的“綠色交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川渝地區迎來氣電項目集中投產高峰期并非一蹴而就。2021年以來,西南油氣田公司就積極開展《川渝天然氣發電規劃布點及配套政策建議》《中石油推動川渝氣電發展策略研究》《優化天然氣供應與發電互濟共保高效運行工作機制》等課題研究,探索川渝氣電發展的資源保障及實施路徑。
“水電看天吃飯,煤電轉型受限,天然氣發電成為最優解?!辟R志明指出。與煤電相比,天然氣發電具有啟停靈活、建設周期短、碳排放低等優勢。
據了解,該研究首次提出在川渝區域“西電東送”系統下,構建“氣水風光協調運行”新模式;以及在國家“西電東送”系統下,構建“氣水風光捆綁外送”新模式,實際上也為川渝地區氣電項目落地掃清了政策障礙。
“我們隨即建立氣電專項工作機制,全過程支持項目立項、選址、供氣方案制定。”從資陽、瀘州到內江、廣元等每個氣電項目背后都有專業團隊提供“一對一”服務。
“如今,這些成果已在實踐中發揮作用。通過氣水協調調峰運行優化方法,綜合降低系統棄水機會損失與氣電運行成本,實現負荷最優經濟分配,進一步增強電網靈活性和互濟能力?!敝x汝君接著說。
“考慮到燃氣電廠用氣需求受國家電網和地方需求靈活調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為保障民生發電,充分發揮氣電頂峰兜底作用,西南油氣田公司對四川省燃氣電廠采取了按月整體偏差結算的營銷策略,電廠間能夠根據其發電用氣計劃靈活調劑使用合同量,既能最大限度契合發電用氣安排,又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有效避免產生偏差結算,助推其更好地為民生用電提供保障。”張友波就支持燃氣電廠靈活頂峰發電補充說。
能源根基
500億立方米的“內在底氣”
此外,在氣電穩定運行的背后,離不開、少不了西南油氣田公司資源上產的堅實支撐。2025年,該公司錨定天然氣年產量500億立方米目標不斷精進,將較2024年的447億立方米實現跨越式增長。
賀志明介紹表示:“這一增長量相當于年增53億立方米,是‘10年來保持年均近30億立方米高速增長’基礎上的再加速。”
數據統計,2024年,西南油氣田在常規氣、頁巖氣、致密氣三大領域持續發力,年油氣產量當量突破3500萬噸。
在今年上半年,面對上產任務異常艱巨、異常天氣頻發等困難挑戰,西南油氣田全體干部員工銳意進取、苦干實干,天然氣產量、川渝地區銷量、投產井數量分別同比增幅13%、8.4%、16%,生產經營指標再創歷史新高;鹽亭天然氣處理廠、渡口河~七里北氣田等戰略工程落地見效;ZT1井、FS1井等重點工作取得新突破;部署8個方面87項QHSE保障措施,風險防控扎實有力,高質量上產500億勝利在即。
就在500億加速上產以及氣電迎峰保供的最前沿,西南油氣田員工以“三艱精神”詮釋著責任與擔當?!?025年,我們的產量增速超過了50%,為了全力保供,我們天然氣凈化廠選擇在夏季檢修,員工在40℃高溫環境下,面對60℃的管道依然堅持作業?!辟R志明的話語間,無不透露出西油人肩扛的“擔當”。
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4年間,西南油氣田在川渝地區累計銷售天然氣1273億立方米,占產量的73%,其中2024年留存在川的天然氣達239億方,占四川省產量的82%。這種“就近使用”策略,最大限度發揮能源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
如今,川渝大地的能源版圖上,一條條輸氣管網與特高壓線路交織成網。西南油氣田公司以日供超2000萬方的天然氣量,支撐著川渝地區10446萬千瓦的用電負荷高峰。
隨著2026年底川渝地區氣電裝機容量突破1665萬千瓦,清潔高效的天然氣發電將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能源安全的“壓艙石”。在能源轉型的浪潮中,天然氣與水風光電的融合創新,正為川渝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底氣”。(房金、陳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