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四川省首個省級聯合體型制造業創新中心落地

    強強聯合 讓人形機器人更快貼近生活

    2025年08月09日08:25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強強聯合 讓人形機器人更快貼近生活

      ●創新中心的打造重點是:重點領域前沿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供給、轉移擴散和首次商業化。要實現從“0”到“1”再到“100”的產業化攻堅

      ●各成員單位能將特長“串聯”成完整的產業鏈條,避免重復研發,加速技術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進程,讓機器人更快貼近生活、服務生產

      ●通過省級平臺,能共同營造四川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生態氛圍,帶動上下游中小企業成長,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合力吸引全球人才、技術資源向四川聚集

      在機器人領域,有這樣一句話——人形機器人是機器人的“金字塔尖”。近日,四川省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聯合揭榜簽約,這是全省首個落地的聯合體型制造業創新中心。該創新中心目標明確——劍指塔尖。

      作為新修訂的《四川省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管理辦法》實施后首個揭榜簽約的創新中心,它新在何處?未來又有何規劃?

      制度創新

      “聯合體+聯盟”模式形成合力

      創新中心的打造重點是:重點領域前沿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供給、轉移擴散和首次商業化。簡單來說,就是要實現從“0”到“1”再到“100”的產業化攻堅。

      “人形機器人是四川重點關注的產業賽道。”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技術創新處相關負責人說,人形機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之后的又一顛覆性產品,是培育催生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

      近年來,四川高度重視人形機器人研發制造各個環節,在算法、新材料、核心零部件等領域的布局已為產業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然而,人形機器人涉及多項關鍵技術,單靠一家企業難以實現全鏈條的技術突破與產業落地需求,產業鏈資源的有效整合仍需提升。

      新修訂的辦法為人形機器人領域“握指成拳”打開口子。

      此前,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需要以獨立法人形式組建企業主體來建設。現在,在企業法人型創新中心之外,管理辦法創新提出聯合體型創新中心,由省內行業龍頭企業或科研院所牽頭,聯合全國范圍內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社會組織等創新主體共同組建創新聯合體,采取“聯合體+聯盟”模式運行,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數量不少于5家。

      這意味著,創新主體將擁有更自由的組合空間、更靈活的建設機制。以四川省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為例,它由中國兵器裝備集團自動化研究所有限公司牽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共同組建。

      “聯合體型創新中心能把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創新主體‘聯’在一起,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有效提升科技創新組織化程度,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技術創新處相關負責人說。

      優勢互補

      串聯完整產業鏈,加速技術轉化

      四川省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8個聯盟成員,個個分量十足。

      作為牽頭單位的中國兵器裝備集團自動化研究所有限公司,建成四川省人形機器人創新聯合體、四川省防爆工業機器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其研制的首款全力控人形機器人已在制造生產線上實現掃碼、貼標等示范作業。

      再看成員單位,不僅有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等大院大所,還有四川具身人形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有限公司、富臨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行業龍頭,任何一家企業實力都過硬。

      “聯盟成員在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的不同環節各有深耕,形成特色各異、優勢互補的格局。”四川具身人形機器人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技術官馮振宇介紹,公司核心聚焦于機器人“本體”與“小腦”的自主研發——這是機器人實現精準執行、靈活交互的基礎,相當于為機器人搭建“軀體”與“本能反應中樞”。“其他伙伴企業又在人形機器人傳感器、伺服電機等核心零部件和場景應用解決方案等領域有深厚積累。”

      馮振宇提到,一方面,各成員單位能將特長“串聯”成完整的產業鏈條,避免重復研發,加速技術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進程,讓機器人更快貼近生活、服務生產;另一方面,通過省級平臺,能共同營造四川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生態氛圍,帶動上下游中小企業成長,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合力吸引全球人才、技術資源向四川聚集,讓本地人才有施展空間、外來人才愿意扎根。

      作為全省首個落地的聯合體型制造業創新中心,四川省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還有不少路需要探索。“揭榜后,我們將持續做好創新中心的后續培育和考核工作。”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技術創新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按相關政策給予創新中心資金支持,同時持續推進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實施人形機器人重大科技專項,全力培育發展人形機器人鏈主企業,推動四川人形機器人產業建圈強鏈。

    □叢成華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凘源 文露敏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