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運賽場外,成都賽事經濟加速跑

8月7日,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在成都盛大開幕。
作為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屆世運會,成都迎來了來自11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6679名運動員、隨隊官員、技術官員參賽。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以賽為媒,成都推動體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為城市消費注入新動能,變賽事“流量”為經濟“增量”,賽事經濟跑出“加速度”。
“加速度”,在成都春熙路商圈體現為一句贊嘆:這真是太棒了!
“退稅速度太快了。”來自瑞士的約翰·索格倫這次來成都旅行,是因為他的兒子參加了成都世運會軟式曲棍球比賽。賽事之余,他來到春熙路購物,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政策的便利,讓他驚呼服務的效率。
位于成都國際金融中心的離境退稅即買即退集中退付點。人民網記者 朱虹攝
8月12日下午,成都錦江區紅星路廣場志愿者服務小站,雙語志愿者晏陽天忙著為國際游客、運動員提供語言服務和文化導覽。1個小時內4批游客的到來,讓他忙得不可開交。
晏陽天說,和約翰·索格倫一樣,外國游客在購物后發現能直接辦理退稅時,驚喜之情溢于言表。“他們認為,這真是太棒了!在其他國家也經歷過離境退稅,但沒有這么方便。”
賽事經濟,服務的永遠是參賽者和觀賽者。他們的需求和痛點在哪里,服務就必須延伸到哪里。為全力確保離境退稅順暢高效,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稅務局聯合重慶及四川相關市州稅務部門,組建由42名雙語志愿者組成的團隊,進駐世運村、機場、世運會文化體驗點位、賽事場館等15個點位,實現“即買即退”服務高效落地。
此外,為優化國際旅客在蓉出行體驗,世運會前,成都地鐵還上線了銀行卡刷卡過閘功能,境外游客可刷信用卡乘坐地鐵出行,實現“秒速通行,快旅慢游”。
用成都世運會美國拔河運動員莉芙·威爾士的話說,那就是:成都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
在成都世運會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來到成都,開啟說走就走的“中國之旅”。據報道,開賽后近一周,出游目的地為成都的旅游搜索熱度環比增長6倍,各地飛往成都的機票、酒店住宿以及景區門票預訂熱度持續增長。
世運會期間,成都順勢推出“票根優惠打卡地圖3.0版”。“票根優惠”涵蓋賽事、演出、展會、景區、博物館等6大類46項,為參賽者和游客提供“逛、玩、吃、購、看”一站式體驗。以此為紐帶,成都推動賽事與文旅消費場景深度綁定。
“我們店參加了‘武侯仲夏消費月’活動,這些天陸續有游客帶著世運會的門票來店里喝咖啡,客流量同比提升25%。”肖瀟是“當歸”咖啡館的店長。這家原本“藏”在成都武侯區玉林社區小巷子里的咖啡館,借著世運活動成功引流,“客流量提升后,店里新增了蛋糕品類,推出世運會票根專屬優惠奶咖”。
熱鬧的“當歸”咖啡館。人民網記者 朱虹攝
“推出‘賽事優惠’套餐后,轄區內商戶的銷售額平均增長有30%左右。”成都市玉林特色商業街區共發展聯盟會長曹瀅告訴記者,世運會期間,武侯區推出“全域促銷”活動,鼓勵區內商貿企業針對世運會觀賽觀眾,在主題消費月的打折優惠基礎上,實施憑票“折上折”優惠,還籌備了一系列精彩活動,為游客帶來“運動過節,觀賽度假”的全新體驗。截至目前,活動已吸引市民、游客超萬人,帶動玉林街區消費突破百萬元,并使該商業街成為觀賽結束后必到打卡點。
對此,四川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蔡尚偉認為,“‘票根經濟’以高性價比的方式串聯起不同領域的消費,能對跨場景消費有效刺激,有效釋放市場活力。”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璐則表示,要讓文旅“留量”有效轉化為經濟“增量”,城市需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避免旅游產品同質化。唯有不斷提升內功,才能真正聚人氣、促消費、興市場。
香蕉攀巖西南首店現場。受訪者供圖
據成都世運會執委會執行副主席兼秘書長、成都市副市長許興國介紹,以舉辦世運會為契機,成都全市打造了130個市民家門口的“世運空間”,吸引市民、游客參與體驗跑酷、飛盤、攀巖、射箭等新潮運動。
“很多人知道攀巖是世運會項目后,立馬感興趣了。”香蕉攀巖成都環貿ICD店店長曾宇佳介紹,每天都有接近20個小朋友由家長帶來體驗,“試營業時單日接待的客流量最多超700人次,現在平均每天有300人。”
在陜西游客張文文心里,看世運游成都,是運動與美景、美食的相互成就,更是自己“說走就走”的充足理由:“大熊貓看了,霹靂舞看了,跑酷、攀巖體驗了,就差一頓地道的麻辣火鍋,這趟旅程就圓滿了!”
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成都以世運會為支點,正加速推動體育產業與城市經濟的深度融合,向世界生動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