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基層聯播

    稻香四溢豐收時 資陽安岳57.9萬畝水稻收割正忙

    2025年08月22日10:46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當下,正值水稻收割季節。連日來,資陽市安岳縣各鄉鎮的水稻種植地里,農戶們正搶抓晴好天氣,忙碌地收獲粒粒稻谷,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東勝鄉連片水稻等待收割。易奎西攝

    8月21日,在安岳縣東勝鄉金竹村,稻田連成了一片金黃的海洋,沉甸甸的稻穗隨風搖曳,機械轟鳴聲在田間里回蕩。農技人員駕駛收割機來回穿梭,割稻、脫粒、裝車一氣呵成。“東勝鄉金竹村目前在收水稻420畝,預計畝產能近550公斤。全鄉規模化、機械化種植率已超過85%,農業整體提質增效明顯。”站在田埂上,東勝鄉副鄉長夏熔余介紹,“收完水稻馬上整地播種小麥,稻麥輪作,地不閑、人也不閑。”

    在安岳縣永順鎮大千村,200余畝水稻也進入收割階段。村民安維永和幾位老鄉坐在田坎上,看著收割機將水稻迅速“吸”入艙內,不禁發出陣陣感慨道:“以前這片地要一鐮一鐮手工收割,一畝地得花兩三天,現在機器收割十來分鐘就完成了。”不一會兒,收割機駛過的地塊留下一排排整齊的稻茬,安維永和鄉親們拿起編織袋紛紛上前,將剛收割的稻谷裝入袋中。望著飽滿的谷粒,安維永擦去汗水,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今年收成真不錯!”

    據永順鎮副鎮長袁素娟介紹,該鎮今年水稻種植面積達21600畝,涉及1334戶種植戶,預計平均畝產在550至580公斤左右。本輪收割將持續到8月底,目前水稻整體收成良好。

    如今,放眼整個安岳,57.9萬畝水稻陸續進入收割期,據安岳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劉燕承介紹,截至8月21日,全縣已收獲水稻約8萬畝。

    在高升鄉天佛村,安岳縣種糧大戶楊鄧平承包的1150畝稻田里,稻浪翻滾、機聲隆隆。運糧車來回穿梭,正將新稻送往烘干中心。楊鄧平站在田頭指揮調度,3臺聯合收割機同時作業,首批400畝早稻將在兩日內收割完畢。“算上天佛村,我在高升鄉一共承包了有3000多畝,從育秧到收割全程機械化,畝產平均能達到750公斤。”說罷,楊鄧平抓起一把稻谷在掌心搓了搓,谷粒金黃、米香微溢。

    作為當地知名的規模化糧食種植經營者,楊鄧平在安岳縣承包的土地總面積超過12000畝。他分享種植心得時說:“良種還要配良法,關鍵得靠機械化、標準化。”他指著正在作業的收割機表示,“一臺機器一天能收60畝,相當于100多個勞動力。效率提高了,成本降低了,農業才更有盼頭。”

    安岳地處四川盆地東部,光熱充足、雨量豐沛,是川中重要的糧食產區之一。近年來,該縣大力推廣“稻麥”“稻油”等輪作模式,提高復種指數和土地產出率,并通過農機補貼、技術培訓等方式扶持規模經營主體,推動糧食生產向機械化、集約化轉型。

    “我們不僅追求產量穩,更追求質量優、效益高。”劉燕承介紹,近年來,安岳縣重點推廣優質稻品種和綠色防控技術,稻米品質和市場價格穩步提升,“農民愿意種,種了能增收,糧食安全才更有保障”。

    據悉,安岳縣水稻收割工作預計將持續至9月中下旬。接下來,各鄉鎮將抓緊夏季糧食作物生長關鍵期,前瞻布局、蓄力養地,為來年糧食豐收打下堅實基礎。(易奎西、呂敏、吳泯西)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