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資陽樂至:小兔子“蹦”出大產業

    2025年08月23日22:44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農場航拍圖。姚陽攝

    農場航拍圖。姚陽攝

    從緊握方向盤的運輸司機,到手握飼料勺的“兔管家”,資陽市樂至縣童家鎮李家寨村的王平,在村里新建的標準化兔舍中完成了人生的華麗轉身。他見證了一只只看似“嬌氣”的小白兔,如何“蹦”出一個年產值近百萬元的大產業。這背后,正是當地創新推行“以產招業”模式,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的生動實踐。

    8月21日,在李家寨村海發養殖家庭農場的現代化兔舍里,一排排兔籠整潔明亮、井然有序。王平與妻子正忙著給兔子分窩、喂料,并不時巡查護理。這座配備了先進通風降溫和糞污處理設施的兔舍,由村集體利用中省扶持資金統一建設,創業者可實現“拎包入住”,大幅降低了養殖門檻。也正是這一優勢,讓王平下定決心投身養兔事業。

    “隔行如隔山,一切從零開始。”王平坦言。憑借一股韌勁,他一邊經營,一邊到周邊養殖場拜師學藝,迅速從門外漢成長為技術能手。如今,他的農場常年存欄種兔1000只,年產商品兔超過3萬只,年產值達90萬元。因其活兔品質優良,產品熱銷成都、自貢等市場。

    養殖技術始終是最大的挑戰。兔子對環境極為敏感,自然損耗一直是行業痛點。為此,農場引入了水簾風機降溫系統,通過水幕墻體將熱空氣轉化為清涼水霧送入兔舍,為怕熱的兔子打造出舒適的“小家”。

    不僅在養殖環節精益求精,農場還在環保方面實現了創新突破。他們建立起綠色循環模式:糞水經凈化池處理后,清水還田用作肥料;干濕分離后的糞便則出售給種植戶作為優質農家肥,僅此一項年增收約2萬元,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的生態循環。

    海發農場的成功是童家鎮畜牧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該鎮積極落實縣級優惠政策,推動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轉型。據了解,目前全鎮已有年出欄2萬只以上的規模兔場3個,年出欄200只以上規模的黑山羊羊場2個,配套種植牧草120畝。僅今年1至8月,就已出欄肉兔6.5萬只、黑山羊5600只,畜牧產業呈現強勁發展勢頭。

    “我們將持續加大政策激勵,深化技術指導服務,抓好疫病防控,筑牢高質量發展根基。”童家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面對未來,王平的規劃與當地政府導向不謀而合:“穩扎穩打,逐步擴大規模,學習更先進的技術,提高存活率和繁殖率,讓這只小兔子真正成為致富奔康的‘大產業’。”(張鳳莉、陳欣、姚陽)

    (責編:袁菡苓、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