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神:紅色研學基地“熱”出圈 成暑期“打卡地”

![]() |
研學學生體驗“空中橋索”項目。研學教育基地供圖。 |
盡管暑假已近尾聲,在眉山市青神縣紅色西山研學教育基地,仍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身著迷彩服的孩子們在軍事訓練區攀爬天梯、挑戰空中橋索;烈士陵園前,紅色故事宣講員深情講述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這個暑假,來自成都、重慶、阿壩等地的8000余名學子在此度過了一段充實而有意義的時光,‘紅色夏令營’熱度不減。
作為眉山市唯一的革命老區縣,青神縣自2021年建成紅色西山研學教育基地以來,始終以傳承紅色基因為核心,構建起“紅色+文化+非遺+勞動”的復合型研學體系,先后獲評“四川省中小學研學實踐十大營地”“四川省中小學紅色教育研學實踐基地”等榮譽。
基地占地300畝,配備科技館、非遺竹編館、軍事體驗區等17個研學場館,以及7800平方米戶外拓展區和百畝田園農場,以沉浸式體驗為特色,開展紅色研學、農耕體驗、竹編教學等多元研學項目。“以前覺得歷史書上的故事很遙遠,但現在觸摸到真實的展陳文物、聽到烈士的故事,才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珍貴。”在參觀展陳館的紅色歷史后,一名來自成都的學生感慨道。
紅色西山研學教育基地在暑期“熱度不減”,成為眾多學子追捧的“打卡地”并非偶然。
2025年上半年,紅色西山研學教育基地承接黨政企事業單位黨委培訓125批次,研學接待12批次,累計服務超9700人次;聯合四川小腳丫樂學舉辦的“2025友好少年夏令營總代會”吸引110余家單位參與,預計覆蓋超11000人次。以“少年東坡”品牌串聯的青神全域研學線路,將紅色文化、東坡足跡與非遺竹編串聯,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化研學矩陣,推動青神研學從“單一紅色教育”向“多維文化體驗”升級。
下一步,青神縣將做精東坡文化與紅色文化研學線路;同時探索“文旅+工業”新模式,加強與高校合作,打造工業研學點位,全面提升研學核心競爭力。(古良駒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