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鏡頭拍出基層大情懷 資陽安岳黨員教育短視頻“破圈”傳播

![]() |
短視頻小組一線拍攝現場。中共安岳縣委組織部供圖 |
晨光初綻,在資陽市安岳縣李家鎮的一條鄉間小路上,安岳縣委組織部干部趙力照和制作團隊早已扛起設備,開始新一天的拍攝。“我們不只是來錄鏡頭,更是來‘聽’聲音的。”趙力照一邊調整穩定器一邊說,“很多年輕干部的履職故事、基層群眾的急難愁盼,正是在一次次入戶走訪中被我們‘撞個正著’。”
這樣的工作狀態,已成為安岳縣委組織部黨員教育短視頻制作團隊的日常。近年來,該縣積極探索新媒體與黨員教育深度融合,把拍攝鏡頭更多對準一線、對準年輕干部、對準老百姓的真實生活,用輕盈靈動的視聽語言,傳遞厚重嚴謹的組織工作內容。
“拍短視頻不是‘憑空造戲’,而是把鏡頭對準基層干部、群眾,從他們身上挖掘線索。”趙力照坦言,他們堅持真實還原基層干部的工作場景,不回避矛盾、不美化現實,在老鄉的院壩里、在田埂邊上、在社區服務中心捕捉鮮活的細節和動人的情緒。
令團隊成員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入戶拍攝的經歷。“那天下著小雨,我們跟拍一位駐村干部走訪脫貧戶。一路上的百姓看到我們一行人路過門口,都會向該干部打招呼,還會邀請我們進屋坐坐,婉拒后他們還會遞出一把傘……”他們深切感受到了群眾對駐村工作隊成員的認可,該干部與百姓因為平日接觸緊密,在短視頻中的表現也彌足自然,短片一經刊登,播放量便迅速破萬。
真實,帶來信任;貼近,引發共鳴。像這樣的短視頻,安岳縣已累計制作發布283部,其中73部被共產黨員網、省委組織部平臺采用。系列欄目“走基層·訪民情”中的《第一書記駐村紀實》播放量超227萬。“組工‘檸’聚力”視頻號月均視頻播放量較傳統公眾號推文閱讀量增長500%,實現黨員教育內容從“定向推送”到“廣泛破圈”的轉變。
內容“接地氣”,傳播才能“有人氣”。安岳團隊積極創新表達方式,推出《安檸逸家》《駐村干部的振興戰場“吃雞”攻略》等情景短劇和動漫視頻,將政策理論融入故事中,把組織工作寫進生活場景,并累計推出特色專題8項,多部視頻單期播放超5萬、10萬以上。后續還將推出《檸聚力·微劇場》系列連續短劇,以親切幽默的方式向觀眾解讀時政熱點、黨務知識等。
而制作的幕后,是一套嚴謹的內容生產機制:周末定題、周內拍攝,初稿自校、股室復核、領導審定的“三審流程”,以及“縣域共享素材池”和多部門聯合拍攝模式,既保障出品效率,也堅守內容準繩。
如今,安岳縣正持續借助短視頻構建黨員教育“新矩陣”,推動組織工作從“單線傳播”走向“多元共鳴”。小鏡頭背后,是大情懷,更是新時代黨員教育走深走實、提質增效的安岳答卷。(易奎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