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路協同技術發展”建設試點通過驗收
讓汽車駛上“智慧的路”

成宜高速。本版圖片均由四川成宜高速公路開發有限公司提供
試點核心
車路協同并非簡單升級車輛或道路,而是將“聰明的車”“智慧的路”“強大的云”相結合,形成“感知—決策—管控”閉環,實現比單車智能更安全的智慧交通運行模式
如何試點
四川將試點任務拆解為3個方面,先找業務場景,再建試驗場,最終推廣到整條高速公路
成效幾何
攻克了高速公路大間距低成本雷視融合感知技術、適應線形特點的異構網絡傳輸技術等15項關鍵技術;在成都繞城高速、成都第二繞城高速及成宜高速公路打造了340公里示范線,實現事故“秒級發現、分鐘級處置”
當你駕車時因暴雨造成視線模糊,車輛卻能清晰“感知”前方障礙物;當你的車輛突發故障,路邊的攝像頭一眼就能發現并幫你求助……這些場景的實現,多虧一項顛覆性技術——車路協同。
近日,四川“車路協同技術發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通過交通運輸部的驗收。據悉,該試點是交通強國建設首批試點,于2020年10月獲批,由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統籌、蜀道集團牽頭實施。近5年探索,四川試出了什么?記者進行了探訪。
率先探路 分層推進交通數字化轉型
時間回到6年前,四川的高速公路已經開始擁抱智慧化。成都繞城高速于2019年上線“智慧眼”管理平臺,通過視頻監控識別交通事故和擁堵等異常事件,這一舉措走在了全國前列。此外,四川在智慧交通大數據平臺建設、業務數據化、人才儲備方面也有一定積累。
2019年底,四川入選交通強國第二批試點省份,次年獲得交通運輸部批復,開展多項任務試點,“車路協同技術發展”是其中之一。根據試點方案,“車路協同技術發展”主要包括開展車路協同測試、特殊場景車路協同應用、智慧高速建設等。
“出發!”在都汶高速公路龍池段車路協同封閉試驗場,隨著一聲指令,一輛自動駕駛車自動起步、拐彎、減速、調頭……該試驗場共有2.6公里測試路段,是試點中建成的西南地區首個5G智能網聯及L4級自動駕駛高速封閉測試場。
“先找業務場景,再建試驗場,最終推廣到整條高速公路,層層遞進,不斷深化。”蜀道集團科技創新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川將試點任務拆解為3個方面,試驗場建成后逐步驗證技術可行性,先是依托成都繞城高速、成都第二繞城高速及成宜高速公路局部路段開展特殊場景車路協同應用,再依托成都市繞城高速、成宜高速公路等推進智慧高速建設應用。
歷經近5年攻堅,四川在技術、產品、標準等方面實現多重突破。成都繞城高速、成都第二繞城高速及成宜高速公路打造了340公里示范線,實現事故“秒級發現、分鐘級處置”;成都繞城高速“智慧眼”平臺通過85公里全息感知覆蓋,聯動導航平臺實現精準預警;成宜高速公路的數字孿生技術則為交通數字化轉型樹立標桿……交通運輸部驗收組認為,試點有效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和通行效率,為公路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奠定了基礎。
智慧賦能 解鎖安全出行新體驗
7月27日晚,一輛行駛在成宜高速公路上的汽車突然爆胎,撞擊中間道路護欄后側翻滑向應急車道。這一幕迅速被智慧桿上的攝像頭捕捉,經后臺AI算法實時檢測,監控人員在30秒內便收到平臺報警信息。同時,系統一鍵設置工單,9分鐘后路巡人員便到場處理、快速恢復交通?!耙郧坝龅竭@種情況,處理時間最快也要1個小時。”四川成宜高速公路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2020年底通車的成宜高速公路,是四川設計標準最高的高速公路之一。作為“車路協同技術發展”試點的重要點位,成宜高速公路在建設過程中,應用了世界領先的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是名副其實的“智慧高速公路”。
與其他高速隔離帶不同,這條高速公路每隔800米就設立一根智慧桿,除了集合各種攝像機等傳統視覺監控設備,還專門安裝了毫米波雷達新型設備作為核心傳感器,實現對道路24小時實時精準感知;同時,在指揮中心,聯合高速交警、執法、高速公路公司等多方資源,形成高效協同的工作機制。數據顯示,試點開展后,成宜高速交通事故數下降60%、交通事故處置效率提升30%、交通安全治理能力提升30%。
“以車路協同試點為契機,我們不斷實施智能提級,讓車路協同發揮更大的效益?!笔竦乐腔劢煌瘓F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全國最繁忙的環城高速公路成都繞城高速上,進一步完善智慧系統,形成融合高速交警、執法、高速公路公司等“五崗合一”的管理創新機制,在此基礎上,引入交通大模型,探索智慧擴容,實現應急車道“高峰擴容緩堵、平峰保障應急”,為城市高速公路擁堵治理提供了低成本解決方案。據了解,通過前期試點及智慧化管理,成都繞城高速公路早高峰斷面流量提升12%,平均車速提高10%,晚高峰擁堵時長縮短25%,交通恢復時間從30分鐘減至18分鐘,整體效率顯著提升。
下一步,四川將進一步推廣試點經驗,通過網格化智慧單元的建設,提升四川高速公路智能化水平,保障平安出行。
壓實路基 助汽車產業駛向“智”高點
試點推行的5年間,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長了5倍,我國也正加速構建智能網聯新生態。目前,川渝正攜手打造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而成都作為國家首批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已聚集汽車制造業企業1000余家,形成了規模較大、種類齊全、生態完善的產業體系。
“單車智能技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加快‘車路云一體化’發展進程?!蔽魅A大學汽車與交通學院教授彭憶強表示,國內要實現L3級及以上的智能駕駛,繞不開“智慧的路”。
從這個角度來看,四川對“智慧的路”的探索尤為可貴——試點攻克了高速公路大間距低成本雷視融合感知技術、適應線形特點的異構網絡傳輸技術等15項關鍵技術。同時,四川還參與了4項國家標準編制。此外,2021年底,川渝兩地智慧高速地方標準正式發布,明確了智慧高速公路建設總體技術要求、智慧化分級、路側設施設置規范和車路協同系統數據交換4個方面內容,是全國首個智慧高速地方標準。
據業內人士測算,目前每公里道路的路側感知設備投資在150萬—200萬元之間。在政策支持和應用場景的豐富下,路側智能感知市場將進一步迎來發展風口期,預計到2025年路側智能感知的市場規模累計將超過400億元。
“通過設備集成,我們形成了一套‘車路協同’標準化解決方案。”蜀道智慧交通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值得一提的是,試點過程中積累的大量數據資源,正成為四川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的獨特優勢。通過對車路協同系統中車輛運行、道路狀況等多維度數據的深度挖掘,四川不僅優化了交通管理策略,還為智能駕駛算法的迭代升級提供了寶貴素材,吸引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加入四川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圈,助推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
同步播報
7項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將于年底全面完成
日前,記者從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獲悉,年底,包括“車路協同技術發展”建設試點在內,四川7項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將全面完成,目前已有4個項目通過驗收,其余3個項目預計年底陸續完成。
2019年底,四川被選定為交通強國第二批試點省份。2020年底,交通運輸部批復了四川省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涉及6項試點內容。2021年,交通運輸部下發通知,要求進一步完善交通強國建設試點方案,四川試點新增1項。至此,四川共有7項任務納入交通強國建設試點。此后,交通運輸部陸續公布多個專項試點任務,四川共有17個項目入選。
7項試點任務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發展
進度:已通過驗收
內容:圍繞交通規劃、網絡、樞紐、服務、管理等方面,推進交通一體化走深走實
推動公園城市交通綠色發展
進度:已通過驗收
內容:推動“軌道+公交+慢行”三網融合發展,完善城市街道,建設全域慢行綠色廊道,建設“站城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
鄉村運輸“金通工程”
進度:已通過驗收,獲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成效突出任務”
內容:打造鄉村運輸“金通工程”品牌,探索“一點多能、一網多用”的鄉村運輸發展新模式,構建“鄉村客運+”多元化社會服務體系
高原山區公路建設創新
進度:已啟動驗收工作
內容:構建暢通安全的公路網,構建銜接順暢的樞紐集疏運體系,探索多元化可持續的投融資模式,加強高原山區工程技術標準規范研究
提升交通防災減災體系韌性
進度:已啟動驗收工作
內容: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完善監測預警體系,創新應急處置機制,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和裝備建設
車路協同技術發展
進度:已通過驗收
內容:開展車路協同測試、特殊場景車路協同應用、智慧高速建設
推進交通與旅游、文化融合發展
進度:已啟動驗收工作
內容:推進路景融合,促進交旅融合發展;推進文化融合,促進新時代交通文化發展;推進管理融合,加強政策機制保障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寇敏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