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每年發放最高1億元算力券賦能AI產業

27日,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組織召開成都市人工智能產業政策解讀會。記者從會上獲悉,近日,《成都市打造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新高地若干政策》正式印發。
每家算力需求方
每年可領最高500萬元算力券
近年來,人工智能已成為全球科技競爭與戰略布局的核心領域,持續釋放“頭雁”效應。8月26日,國務院正式印發《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各行業各領域廣泛深度融合。《若干政策》聚焦深化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從四大方向精準施策全鏈條賦能,為成都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成都市打造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新高地若干政策》圍繞“夯實人工智能要素、深化場景應用、營造良好生態、提升行業影響”四大方向,制定了8條、12款政策。
聚焦“要素供給”,助企降本增效。鼓勵優質算力普惠供給,每年發放不超過1億元算力券,最高可抵扣不超過60%的算力購買費用,每家算力需求方每年累計可領取最高500萬元算力券。鼓勵數據中心綠色發展,對新獲批的國家綠色數據中心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鼓勵企業廣泛應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按不超過年度模型使用費用的30%,給予最高100萬元補貼。
聚焦“場景應用”,鼓勵創新示范。鼓勵開放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支持企業聯合場景應用方、高校院所等組建產業創新聯合體,開展“人工智能+”行業應用聯合攻關,打造標志性應用場景。每年遴選不超過20個標桿場景,按實際投入的30%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聚焦“生態優化”,引導資源配置。鼓勵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創新,對獲得“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的個人或團隊,給予最高50萬元一次性獎勵。支持人工智能理論創新,對在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創新上有重大突破或重要影響的個人或團隊,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獲得天使、風投、私募等投資的人工智能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聚焦“品牌塑造”,提升行業影響。支持品牌推廣,對參與國內外人工智能領域頂級展會的企業,給予單個企業單場展會最高10萬元補貼。鼓勵打造具有行業影響力的“爆款”產品,給予最高100萬元一次性獎勵。鼓勵企業上榜,對新進入國際國內權威榜單的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入選國家部委人工智能典型案例的,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
市區聯動形成合力
共筑人工智能產業政策體系
會上,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成都已構建起市、區兩級聯動的人工智能產業政策體系,政策資金總規模超10億元,匯聚起打造全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新高地的強大合力。如,聚焦人工智能對算力的需求呈現指數級增長的態勢,成都繼2023年全國首發算力券政策以來,市區兩級算力券政策規模已從每年1000萬元提升至2億元;聚焦人工智能與各領域廣泛深度融合,每年支持超1億元場景專項資金,鼓勵打造“人工智能+”標桿應用場景。
成都作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以及全省人工智能主要承載地,近年來以AI芯片為核心,以算力、算法、數據為基石,以場景應用為牽引,構建起覆蓋研發、生產、服務全鏈條的產業生態,全市人工智能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
據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全市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和企業總數實現“雙千突破”,近三年平均增長率32.5%;2025年上半年,成都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750億元,人工智能相關企業超1100家,8家企業入選四川省人工智能鏈主企業,6家企業入選省“人工智能及機器人應用產業明星企業”目標企業名單,5家企業進入全國人工智能百強,4家企業入選2025福布斯中國人工智能科技企業TOP50系列榜單,成都入選“2024全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最佳實踐TOP10城市榜單”。
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技術管理部副部長田敏表示,“《若干政策》從應用場景、爆款產品、投融資等多個方面為企業提供了精準支持,體現了成都打造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新高地的堅定決心,讓我們感覺非常振奮,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來源: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李艷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