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基層聯播

    訂單高粱有了“身份證” 智慧農業讓農戶“慧”種地

    2025年08月28日17:42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近日,在瀘州市合江縣神臂城鎮的高粱收購現場,每袋收售的高粱上都貼著一張帶有二維碼的專屬封條。“可別小看這個二維碼,它就是咱這袋高粱的‘身份證’!”一位正在交糧的農戶笑著說。

    每袋收售的高粱上都貼著一張帶有二維碼的專屬封條。合江融媒供圖

    每袋收售的高粱上都貼著一張帶有二維碼的專屬封條。合江融媒供圖

    這張特殊的“身份證”從何而來?它又意味著什么?這一切都源于當地與瀘州老窖合作推廣的“公司+訂單農業+農戶”模式。面對數十萬噸高粱如何高效有序種植和采收的難題,智慧化的管理給出了答案。

    “我們的管理,從種子落地之前就開始了。”瀘州老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派至鯰魚村的黨總支駐村第一書記周林介紹。在種植之初,公司會根據每村每戶統計的面積,統一配發種子、專用肥料和有機農藥,從源頭確保標準化。農戶則變身為“產業工人”,嚴格按照公司的培訓要求進行生態種植和精細化管理。

    整個過程并非“撒手不管”。村里負責跟蹤記錄每位農戶各階段的管理情況,匯總成“成長日記”;公司的專職技術員則會不定期地到田間地頭抽查“作業”,現場答疑解難,充當“田間保姆”,確保高粱的品質和長勢。

    待到高粱即將成熟,能預估產量之時,一套更為精細的價格機制開始啟動。公司會聘請第三方權威機構進行抽查,對高粱的品質進行綜合“考評”。考評成績直接決定了最終收購價。2025年,收購價就因品質差異劃分為每公斤4.6元和4.7元兩個等級。

    在此期間,公司會為每位農戶建立專屬檔案,將其種植信息與銀行賬戶一并錄入系統。這意味著,從種子到賣糧款,農戶早已進入了公司的數字化管理系統。

    高粱收購現場。合江融媒供圖

    高粱收購現場。合江融媒供圖

    最終,到了收購環節,效率之高令人驚嘆。農戶只需提交交糧卡、經過核驗、領取專屬自己信息的二維碼封條、裝袋稱重,便可安心回家。一般10個工作日內,賣糧款便會直接打入個人賬戶。而每袋高粱上的二維碼,確保了每一粒高粱都能追溯到它的種植者,真正實現了“來源可查、去向可追”,既科學公正,又省時省力。(王易、黃建偉、李虎)

    (責編:李強強、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