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最大全釩液流儲能電站項目在攀成功并網

8月28日,攀枝花市迎來新動能。
“攀馬線110干伏1516道合閘!送電,一切運行正常。”隨著控制室技術人員最后一道指令下達,今日18時18分,國家電投集團四川攀枝花100MW/500MWh全釩液流儲能電站一期項目正式并網。這是全省最大的全釩液流儲能電站項目,也是我省首個并網的全釩液流儲能項目。
示范工程引領產業發展
該項目位于攀枝花釩鈦高新區團山片區,48個巨型電池艙整齊排列于此。作為一個示范工程,項目采用國際領先的液流電池技術路線,電站輸出功率可達百兆瓦級,儲能容量達到500兆瓦時,相當于一次能充放50萬度電。放電5小時可滿足200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同時滿足電能在工業園區就地消納。
該項目由國家電投集團四川電力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電站單日可完成約8.5萬千瓦時充電、6萬千瓦時放電,顯著提升當地新能源消納能力。數據顯示,該電站每年可增加新能源發電量利用率約6.64個百分點,相當于多消納綠電2125萬千瓦時,減少碳排放約135.3萬噸/年。
“項目實現了釩資源在非鋼領域的大規模應用,為攀枝花新能源的消納、電力系統的調峰等提供保障,增加供電可靠性,為促進風電、光伏開發等提供有利條件。”國家電投集團四川公司風電分公司發展部主任邵旺介紹,該項目具有安全性高、循環壽命長、儲能容量穩定等核心優勢。同時,二期項目全釩液流儲能+氫燃機項目也正在規劃。
特色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這一次央企技術輸出與地方產業鏈深度耦合,對于攀枝花建圈強鏈意義重大。
近年來,攀枝花提出打造“中國釩電之都”。《“中國釩電之都”——攀枝花市釩電池儲能產業發展規劃(2023-2030年)》明確,重點打造釩電池“裝備制造+材料”特色產業集群,培育發展千億儲能產業。到2025年,力爭形成電堆800MW和2GWh釩電池容量生產能力,約占全國釩電池儲能市場的28%。到2030年,形成1.5GW電堆和4GWh的釩電池成套裝備和系統集成能力,約占全國釩電池儲能市場的35%。
豐富的釩資源,是該市搶抓釩電池產業發展主動權的底氣。數據顯示,攀枝花釩資源保有儲量0.14億噸,占全國的62.2%、全球的11.6%,居國內第一、世界第三,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釩產品綜合生產基地。
手握資源,攀枝花在釩電池產業方面“大招頻頻”。2014年,攀鋼集團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前期電解液制備技術,開發建成一條年產1000立方米釩電解液中試線;2023年,成功簽約引進大連融科、國家電投等龍頭企業,形成年產千噸級高純五氧化二釩和3000立方米釩電解液生產能力;目前,已擁有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全國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各類創新創業平臺100余個,并組建成立全國首個釩鈦金屬收儲公司。
“此次項目成功并網,能夠帶動釩資源、釩電解液、電堆、系統集成等上下游產業發展,加速特色產業集群形成,為攀枝花打造‘中國釩電之都’提供更大支撐。”攀枝花釩鈦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楊雨馳說。(川觀新聞記者 蘭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