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成都青羊:2025年演出交易會創下三項歷史之最

    2025年04月21日16:12 |
    小字號

    參會代表用手機記錄精彩內容。
    參會代表用手機記錄精彩內容。

    4月18日,2025中國(成都)演出交易會在青羊圓滿落幕,今年的演出交易會創下三項歷史之最:展覽時長、展廳面積、交易規模均突破往屆紀錄。

    據不完全統計,本屆演交會吸引3000余家行業頭部企業參會,專業代表人數達1.2萬名,較上屆增長75%,整個會期共吸引超過3.5萬人觀展。現場設置了8000平方米的展區,較上屆增長50%,展位數量達341個、增長34%,規格規模為歷屆之最。

    為演出市場做加法的演交會,是一場思想的交流、前沿的碰撞。青羊企業四川天府演藝集團挑大梁,聯合中國演出行業協會主辦,青羊企業超1.5億的簽約……為青羊區推進“立園滿園”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更勾勒出文旅融合時代下,演藝產業“破圈”的路徑。

    規模盛大

    參展與交易人數遠超歷屆

    展廳里人流如織,論壇上一座難求,展廳外洽談項目……在剛剛過去的2025中國(成都)演出交易會上,各種火爆場景頻頻出現。

    論壇當天,來晚的參會代表一座難求,但大多都站著、耐心聽完全場,有座位的人用手機或者紙記錄著重要的內容,嘉賓們分享的有意思的數據和觀點,也會拿出手機拍下來。

    廣西演出有限責任公司市場部副經理覃尚創在參加資源發布對接會時,不時在本子上寫寫畫畫,“嘉賓們分享的項目比較有意思,我就記下來。這次的會議不僅是交易的平臺,還是產業的學堂。”覃尚創說,成都之行既是充電之行,也順道體驗了成都舒適安逸的生活,品嘗了成都的美食,也逛了美景。

    在8000平方米的展廳內,分布著特展區、劇場、新空間演出展區、大型演出和旅游演藝展區、演藝技術與裝備展區,囊括演出產業鏈條上下游,匯集各環節機構、企業、院團,可以一展看全國。

    “我們剛好跟成都也有合作,‘五一’期間就有一部兒童劇在成都上演。”陸排壹座文化發展(上海)有限公司商務總監王健聰在展臺前,給前來咨詢的同行熱情地介紹該公司的項目,“我們是與奧飛頭部動漫IP深度合作,原創+制作了《喜洋洋灰太狼》《超級飛俠》等親子劇……”

    環視主論壇1100多個全部坐滿的座位,以及分論壇一座難求的場景。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副會長、四川省演出娛樂行業協會會長、四川天府演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傳笑著說:“好像地方小了點。”

    劉傳介紹,本次演出交易會特點顯著:規模盛大,參展與交易人數遠超歷屆。據統計,參會企業事業單位達3000家,前來交易人數上萬;展位數較蘇州、天津增加50%,參展交易人數超預期;參會人員停留時長增加。“成都作為全國名副其實的演藝第三城,近年發展勢頭良好。為助力其更上一層樓,這次演出交易會的舉辦是一個很好的爆發點。”他在接受采訪的時候還特別提到,“如此大的展會,離不開屬地政府青羊區的支持和保障。”

    據了解,本屆演交會的經濟帶動效應遠超預期。演交會結束后超過30%的參會嘉賓選擇留在成都旅游,滯留時間超過3天。參會嘉賓“跟著演交會游四川”,形成高凈值客群消費鏈,拉動成都及其他市州的餐飲、住宿、旅游、購物等綜合消費約6900萬元。

    展會啟示

    積極探索演藝新空間與新形式

    一場演出交易會,不僅能向優秀的同行學習,更是一次絕好的展示機會。

    在此次交易會上,青羊企業四川人民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四川人藝”)精心布置展位,通過圖文展示、實物陳列等多元方式,生動呈現劇院近年來的發展脈絡、經典劇目、創新成果以及未來規劃。展位以簡潔大氣又不失文化底蘊的設計風格,吸引眾多參會者駐足參觀。在四川人藝的展位上,參觀者通過閱讀相關資料,即可深入了解相關劇目的創作背景、藝術風格及演出運營詳情。展示內容從《蘇母》《蘇東坡》等傳統話劇到《激流 家》等新型沉浸式演出,從《茶館》等經典劇目復排到《誰在敲門》等原創作品,從國內巡演到國際交流,全方位展示四川人藝在藝術創作、市場運營與文化傳播等多方面的成就。

    四川人藝相關負責人介紹,據2025中國(成都)演出交易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演出市場總體收入796.29億元,其中演出票房收入579.54億元。面對文化消費市場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四川人藝將積極探索演藝新空間與新形式,通過打造駐場演出、沉浸式演出等創新項目,為觀眾帶來全新觀演體驗,為劇院發展開拓新路徑。

    在四川展區內,還有一幅省內演藝劇院地圖,其中點亮的就有一個新的演藝地標——天府演藝集團旗下的成都東安湖大劇院。該劇院近期將對外亮相,是四川座位最多的劇院。

    劉傳介紹,“要把演出交易會的經驗做法延續下去,以后每年下半年在成都辦一場個性化的演出交易會;這次交易會好的創意也要執行下去,天府演藝集團將在劇本孵化、青年人才培養和演藝項目持續化發展上深耕發力;同時,發揮四川演藝集團龍頭企業的優勢,上接政府,下接社會,整合各方資源,打造四川演藝品牌;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去做演藝,真正做到‘跟著演出去旅行’。”

    “跟著演出去旅行”已然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摩登天空創始人、CEO沈黎暉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成都草莓音樂節雖然是在成都辦,但也有50%的跨城觀眾。作為成都延續時間最長的音樂節品牌之一,草莓音樂節憑借其獨特的魅力,在成都乃至周邊城市音樂文化領域占據著重要地位。

    “我們連續在非遺博覽園開了10年的音樂節,對于觀眾來說也形成了一個慣性。我們在青羊也有公司,青羊區給予了很多的支持和幫助。”沈黎暉表示,一個成熟的音樂節,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支持配合和聯動,成都草莓音樂節希望聯動更多場景,為觀眾帶來全方位、沉浸式的音樂體驗。

    乘勢而上

    打造“劇場矩陣+音樂現場”的演藝新場景

    演出交易會對于正在以演藝演出為主線,推動“立園滿園”工作的青羊區來說,又是一個新的起點,為青羊區的演藝演出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發展動力。

    峨影1958電影公園項目進入開工倒計時,已引進勞雷影業等配套項目;妙劇場的《花重錦官城》已經成為文旅融合的演藝項目;天府今站文化廣場產業園區將連片打造;非遺博覽園最大Livehouse即將呈現;為游客量身定制的文旅項目、沉浸式復原樂劇《蜀宮樂宴》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熱浪飛行”音樂節IP逐漸走向全國……一個個項目的加速推進和呈現,青羊區已然走出屬于自己的文旅融合范式,也彰顯出青羊區在推進“立園滿園”上的強勁動力。

    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票務信息采集平臺數據監測和測算數據,2024年全國演出市場總體收入796.29億元,與上年同比增長7.61%,其中票房收入579.54億元、同比增長15.37%。

    青羊也是這股演出熱潮的受益者。2024年,青羊區共舉辦各類演出超3000場,票房收入約2億元,也培育“跟著演出去旅行”“跟著音樂去旅行”文旅消費新模式。

    演藝市場的繁榮,離不開政策創新體系的支持,青羊區還出臺重原創、引爆款、強運營、辦活動等政策措施,演藝演出氛圍和產業發展環境呈現出疊加效應。

    據青羊區文體旅局消息,該政策鼓勵演藝場館運營,區內演藝場館年度演出不低于150場且在青羊區結算的年度票房收入達到200萬元(含)以上的,按照年度票房收入的5%給予場館運營企業最高30萬元的補貼;鼓勵營業性演出活動開展,企業舉辦的營業性演出活動在青羊區結算的年度票房收入達到1000萬元(含)以上的,按照企業年度票房收入的1%給予最高200萬元的補貼。同樣,還支持音樂獎項落地青羊,最高2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支持辦會辦展,給予最高10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

    青羊區還將持續打造“劇場矩陣+音樂現場”的演藝新場景,以金沙演藝綜合體為核心,推動“演藝+文博”雙向賦能,打造地標性演藝生態區;推動祠堂街、文殊坊等構建“文娛+消費”新業態,少城視井、明堂等構建“演藝+創意”新業態,打造全國標桿性文商旅展演協同發展集聚區;非遺創意產業園構建“非遺+頂級IP”新業態,以音樂演藝為主線、以非遺文化為底色,推動Livehouse等新場景落地呈現,打造世界級演藝文旅消費目的地。

    此外,少城國際文創谷正在推動微短劇與區內文博文旅、商務商貿、科技等行業融合發展,凸顯園區演藝產業特色,實現文旅融合。

    當前,演出行業已經成為文化娛樂消費的重要供給代表,正成為拉動內需、傳承文化、賦能城市發展的重要引擎,青羊區乘勢而上,正在把文化底蘊轉化成經濟發展的動能,為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貢獻青羊力量。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