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劍門關景區:沉浸式文旅活動,讓游客在粽香與古韻中感受傳統文化獨特魅力

當承載800年歷史的非遺魚燈游弋于千年蜀道,辛棄疾筆下“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的詩意場景將在劍門關真實重現。今年端午假期,四川劍門關景區推出系列沉浸式文旅活動,讓游客在粽香與古韻中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瞻淇魚燈”將作為端午重頭戲首秀劍門。這項源自安徽歙縣的古老技藝融合竹編、繪畫、音樂與舞蹈,魚燈隊伍每日分四時段巡游:上午8時、11時在北門游客中心演繹祈福之舞,下午2時與晚間7時40分在南門至關樓路段點亮流動的畫卷。長達3米的魚燈搖曳生姿,在雄關險隘間鋪展“風調雨順”的千年愿景,成為游客不容錯過的文化奇觀。
非遺保護與傳承的創新實踐貫穿整個假期。翠云廊古柏森森的林道上,《點樹交印》《張飛植柏》《蜀道鏢運》3部情景劇每日輪番上演。其中,《點樹交印》再現古代官吏交接古柏保護的莊嚴儀式,《張飛植柏》演繹三國猛將率兵植柏的豪邁傳說,游客可沿漢陽鋪廣場至劍閣柏的蜀道線路,近距離感受非遺與歷史交融的鮮活敘事。
民俗展演同樣彰顯非遺精髓。端午節期間,每日上午9時,北門廣場的《五虎上將》演武以鏗鏘鼓點喚醒三國英魂;10時30分,南門關樓前《開關儀式》以擂鼓鳴號重啟千年雄關,展現古代邊塞文化的厚重底蘊。夜幕降臨時,依托天然崖壁打造的《劍門長歌》燈光演藝秀,將五丁開山、三國烽火等傳說以光影技術重現,每晚7時40分于南門至關樓區域上演跨越千年的視覺史詩。
為強化傳統文化互動體驗,景區延續“背詩免票”特色活動。端午期間每日7時30分至14時,在南、北門背誦《蜀道難》或在翠云廊默寫《翠云廊》詩文的游客可贏取相應門票。更創新推出“線上云背誦”通道:5月23日至30日,游客通過小紅書、抖音平臺參與挑戰,每日前100名成功者將贏取端午免費入園資格。
針對年輕群體,景區同步開啟“劍門關徒步挑戰賽”。游客通過“粗門”小程序報名后,可選擇古道徒步線路完成打卡,每日限量發放60枚定制獎章。讓參與者以腳步丈量蜀道艱險,感受歷史與自然的雙重饋贈。
這個端午,不妨走進劍門關,在古柏虬枝間觸摸生態文明傳承,在關樓鼓聲中聆聽蜀道文化回響,在魚燈流轉里見證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生不息的永恒魅力。(陽林玥)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