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物流成本高在哪,怎么降?四川明確“施工圖”

    2025年07月14日08:03 | 來源:川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省情研究所丨物流成本高在哪,怎么降?四川明確“施工圖”

      編前

      物流運輸是商品流通和經濟活動的基礎保障。高效的物流體系能夠打破地域限制,使商品能夠迅速響應市場需求,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今年以來,四川將現代物流產業列入“15+N”重點產業鏈。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實施方案》,明確20條措施。

      即日起,川觀新聞將對《實施方案》進行系列解讀,系統了解四川物流成本高的原因和解決辦法,并圍繞多式聯運優結構、打通鐵路運輸“最后一公里”、物流服務“新三樣”、數智化助力降本增效等痛點內容進行系列解讀。敬請關注。

      人們常說,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經絡”,它連通生產與消費,關乎民生與發展。今年初的四川省兩會上,“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作為推進目標落地的具體舉措,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全社會物流成本高在哪?從哪里降?怎樣省?《方案》給出施工圖。

      四川物流成本高不高?

      單一環節成本低,但全鏈條運行成本高

      中國物流成本高不高?單看運輸環節,以公路運輸為例,我國的車公里成本比美國低24%、比日本低49%。看似并不高。

      但再看另外一個關鍵數據——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率,全球近百個發達經濟體物流費用占比大體上都在10%左右,美國約7%,去年中國為14.1%,明顯比較高。

      中國的物流成本為何“忽高忽低”?

      首先,我們要厘清一個概念,全社會物流成本不等于運費,而是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各個物流環節的費用。也就是說,我國物流運行中存在單一環節成本低,但全鏈條運行成本高的矛盾。四川是全國的一個縮影,2024年四川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的14.2%,高于全國0.1個百分點。

      另一個視角看,我們發現了另一組矛盾。

      去年,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組織了一次跟車調研,途中發現,不少司機在炎炎夏日選擇不開空調來降低燃油成本、提高收入。一方面,四川運力供大于求,運輸市場價格持續低迷,不少物流企業、貨車司機通過壓縮自身利潤來求存活;另一方面,不少企業又反映物流成本高,部分化工產品因為運距長、單價低,導致運輸成本占比在30%以上。

      物流高成本與低運價矛盾的背后,反映的是物流資源配置效率低、流通循環效率低的問題。這是四川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關鍵因素。

      分析背后具體原因,主要有五個方面——

      一是鐵路、水路運輸不暢。鐵路、水路在長距離運輸方面優勢突出,但四川1000公里以上長距離運輸大多采用公路,企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愿意“公轉鐵”“公轉水”。

      二是多式聯運銜接轉換不暢。我省當前多式聯運樞紐不多、樞紐功能不強、龍頭多式聯運經營人缺乏等問題突出,過多換裝轉運環節是多式聯運中普遍現象,降低了物流效率,推升了物流成本。

      三是貨運主體“散、小、弱”。全省個體運輸從業者占比超過80%,難以對接大型生產企業,只能承接分包業務,層層轉包后生產制造業的支出沒有減少,物流企業利潤卻縮減了。

      四是缺乏信息資源高度集成平臺。高效的網絡貨運平臺可以縮短車輛找貨時間,從而降低物流成本,但四川的平臺中信息撮合平臺居多,對運輸組織幫助有限。

      五是營商環境還有待優化。物流企業在用地、融資、通行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障礙,變相推高了物流成本。

      降本目標怎么看?

      不是簡單降運價,而是優化資源配置

      觀察全球經濟會發現,經濟發達國家無一例外都是物流業比較發達的國家。這是因為物流是基礎性的生產性服務業,如果物流成本太高,將對所有依賴物流的行業造成影響——抬高成本、減少利潤,最終降低了國民經濟的效率。

      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就是為經濟發展“舒筋活血”,為惠民生、促消費提供助力。

      近些年,四川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努力。雖然全社會物流成本占GDP比重高于全國0.1個百分點,但差距正不斷縮小。截至2024年底,四川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由“十二五”末的18.3%降低至14.2%,降幅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0%。

    長江班列“一單制”首發。楊藝茂 攝

      著眼未來,《方案》提出了四川物流降成本新的目標——到2027年,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地區生產總值的比率力爭降至13.7%左右。

      從14.2%到13.7%,靠什么?

      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教授劉昱崗表示,單一環節運輸費用降本空間有限,要以提升物流資源配置效率、流通循環效率為關鍵著力點,降低全鏈條系統性成本。

      《方案》點出了具體方向:到2027年,全省貨物運輸結構進一步優化,鐵路貨運量、鐵路貨運周轉量占比力爭分別提高至3.5%、32%左右,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不低于1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持續保持年均7%左右增速。

      可以看出,目標聚焦優化運輸結構,由于四川公路運輸占比高,而公路運輸成本高于鐵路和水路,因此方案明確提升鐵路、水路運輸占比的目標;另一方面,明確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增長目標,釋放了做強物流產業的強勁信號,通過產業建圈強鏈,帶動物流降本增效。

      也就是說,《方案》要解決的不是簡單降低運輸費用,也不是要壓縮物流企業的合理利潤,更不是要影響物流從業人員的收入,而是通過調結構、促改革,優化全社會物流資源配置,加強物流各環節協同銜接,全面提升物流體系運行效率,用盡可能少的物流費用支出,支撐盡可能多的經濟產出。

      未來怎么干?

      提升綜合運輸組織效率,建圈強鏈支持優勢產業發展

      讓我們進一步掰開物流費用的構成,來探討未來具體可以怎么干。

      物流費用構成主要包含運輸費用、保管費用、管理費用,其中運輸費用占比最高。去年,四川物流業實現總收入6527.8億元,同比增長4.3%。其中,運輸環節占78.1%。

      《方案》抓住牛鼻子,從運輸環節入手,聚焦當前制約我省物流運行關鍵性瓶頸,明確提升綜合運輸組織效率,推動交通物流結構更加適配的五項目標任務,包括降低鐵路運輸綜合成本、推進水路運輸分段聯通、推進公路貨運集約化改革、拓展航空物流網絡、加快多式聯運創新發展等。

      “發展多式聯運是降低全鏈條運輸成本的有效手段。”據測算,現階段我國多式聯運量占全社會貨運量比重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降低全社會物流總費用支出1000億元左右。四川省交通物流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當前多式聯運存在樞紐功能不強、龍頭多式聯運經營人缺乏、換裝轉運環節過多等問題。

      《方案》對癥下藥,提出鼓勵港口航運、鐵路、貨運、航空寄遞、貨運代理等企業向多式聯運經營人轉型,支持爭創五星級多式聯運經營人;推動省內主要港口和鐵路堆場互用、水運箱和鐵路箱互用直提,支持企業布局建設公共還箱服務點;打造多式聯運精品路線等舉措。

    瀘州港 圖片由四川港口公司提供

      今年初,現代物流產業被列入四川省“15+N”重點產業鏈。以“圈”“鏈”思維發展物流產業,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從而降低物流成本,這是四川物流降本增效的特色之舉。《方案》圍繞加快建設現代供應鏈體系、完善現代商貿流通網絡、提升大宗商品物流服務能力、實施“新三樣”物流提升工程、推動國際物流提質增效5個方面,加快推進產業鏈供應鏈融合,服務支撐全省重點優勢產業發展。

      物流運輸的是貨,因此還要結合地方產業特色來考量。四川是全國鋰礦儲量最豐富的省份,動力電池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五分之一。《方案》聚焦鋰電池運輸痛點、難點,提出將開展“構建動力鋰電池安全高效物流通道”強國試點等舉措。

    掛載四川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動力鋰電池集裝箱的列車。 羅順 攝

      “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精準匹配供需兩側,能有效減少貨主與司機之間的信息差,助力降低社會物流成本。”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方案》明確將推動物流數智化發展,制定“三網”融合發展規劃,建設全省智慧物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全省準公益性的多式聯運數智化平臺等內容。

      此外,《方案》還圍繞完善物流樞紐和通道網絡、培育發展物流新質生產力、提升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工作舉措。(川觀新聞記者 寇敏芳)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