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社會

    大范圍高溫來襲 天氣預報會“刻意”壓低數值嗎?

    2025年07月14日10:02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天氣預報會“刻意”壓低數值嗎?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未來一周河北南部、黃淮、江漢、江淮、江南北部、陜西關中、四川盆地等地將出現持續性高溫天氣,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39℃至41℃,大部地區濕度較大,體感悶熱。

      每當遇到高溫天氣,總有公眾感覺“怎么比預報的溫度更熱”,也有網友懷疑氣象部門的高溫預報會不會“刻意壓低數值了”?

      “氣象工作者不會有意將氣溫報高或報低,我們也會對預報員的預測進行評分,預報38℃但實際氣溫達到40℃以上,預報員是不得分的。所以作為預報員,一定會努力報得越來越準。”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特聘專家朱定真說。

      事實上,氣象部門發布的溫度是百葉箱中溫度計所測量的溫度。百葉箱須設在草坪上,離地面1.5米,周圍較開闊,無高大建筑、樹木等阻擋風或遮擋陽光。這是世界氣象組織的規范標準,全球用同樣的標準化尺度去測量氣溫,才能進行對比。

      在同一座城市內,百葉箱和水泥路、柏油路上的溫度不一樣。在陽光強烈的情況下,水泥路、柏油路1.5米高度上的溫度,比百葉箱里測得的溫度可能會高4℃至5℃。這也就有高溫天氣下,有人測出路面溫度高達50℃,但預報數值偏低的“溫差”了。

      那為什么預報的氣溫和大家的感覺也差不少呢?

      “因為氣象的觀測環境和個人在室外的環境是不一樣的。氣溫是近地層大氣環境的溫度,而大家感受到的是體感溫度,其受到氣壓、風力、濕度等多重影響。”朱定真說。

      比如體感溫度和大氣濕度密切相關,空氣濕度較大時人就會感到悶熱。只要氣溫達到33℃左右、相對濕度達到80%,人就會感到非常悶熱、不舒服,甚至容易中暑。新華社記者 黃垚(據新華社北京7月13日電)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