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長江班列探索多式聯運“一單制”——

    像“跟團旅行”一樣 跟著行程單走

    2025年07月15日07:51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長江班列開通后,已有20多萬噸鈦精礦搭乘班列,被送往長江經濟帶沿線的下游廠家

    ●“一單制”將分散的公路、鐵路、水路運單統一為“一張提單”,托運企業僅需一次委托即可完成全程運輸

    ●長江班列還在探索“一箱制”,其主要特點是全程不開箱、不換箱,一箱運到底

    【政策要點】

    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的《四川省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加快多式聯運創新發展“促融合”。鼓勵港口航運、鐵路貨運、航空寄遞、貨運代理等企業向多式聯運經營人轉型,支持爭創五星級多式聯運經營人,開展多式聯運“一單制”創新試點,推動省內主要港口和鐵路堆場互用、水運箱和鐵路箱互用直提,支持企業布局建設公共還箱服務點。開展“西部陸海新通道江鐵海聯運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長江班列’多式聯運新模式暢通長江經濟帶物流通道”交通強國試點。打造多式聯運精品路線。

    【算算總賬】

    7月3日,來自攀西地區的1000多噸鈦精礦,搭乘長江班列,通過鐵水聯運方式運抵江蘇太倉港。這是長江班列開通一年多來,發出的3400多列班列中平常的一趟。然而,對于這批鈦精礦的生產廠家攀鋼集團來說,這趟運輸有些不同。

    今年4月,長江班列首次開行多式聯運“一單制”班列,實現了服務進階。鈦精礦趕上了“一單制”創新試點——這趟走鐵運、換水運的復雜旅程,只需一份電子運輸單據,整個過程就像“跟團旅行”一樣,跟著行程單走,主打一個“不費腦”。

    長江班列進階,“一單制”進一步降成本

    負責攀鋼集團的鈦精礦物流,是成都積微物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運網事業部經理陽海濱的重要工作之一。作為攀鋼集團投資打造的大宗商品全產業鏈服務平臺型企業,積微物聯一直在尋找更具性價比的物流方式。 “鈦精礦的運輸已有很多年歷史了。”陽海濱說,前些年,鈦精礦主要采取公水聯運方式,從攀枝花啟運,經公路運輸到重慶,再通過水運到江蘇太倉港。這條線路必須經過長江三峽樞紐,而長江三峽樞紐常年處于超負荷運營狀態,過閘時間從2011年的17個小時(約0.7天)增加至2022年的223個小時(約9.3天),客觀上造成船舶周轉效率下降、運營成本大幅上升。“當時我們運一次貨,平均物流周期長達22天,而且三峽翻壩時間很不確定,客戶等得著急我們也沒辦法。”

    2023年12月,長江班列開通。對于鈦精礦的運輸而言,主要發生兩大變化:一是公水聯運變為鐵水聯運,先從攀枝花坐火車,經廣巴鐵路、襄渝鐵路等抵達武漢,再從武漢搭乘輪船,經長江黃金水道抵達江蘇太倉港;二是不再需要經過長江三峽樞紐,避免了樞紐檢修期、長江枯水期等對通航的影響。陽海濱算了一筆賬:物流周期從過去平均22天縮短至12天,物流成本較之前降低10%—20%。

    時效性顯著提升,運輸成本也進一步降低。對企業來說,貨物周轉速度加快,也能更快回收資金,“怎么算都是劃算的。”陽海濱告訴記者,長江班列開通后,已有20多萬噸鈦精礦搭乘班列,被送往長江經濟帶沿線的下游廠家。

    更大的驚喜是,長江班列開啟多式聯運“一單制”試點。蜀道鐵路運營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多式聯運主體承運人,他們整合了鐵路、港口、航運等資源,將分散的公路、鐵路、水路運單統一為“一張提單”,托運企業僅需一次委托即可完成全程運輸。

    “打個比方,以往的運輸模式就好比自由行,托運企業得先買機票,再買高鐵票,還得打車去酒店。”這位負責人說,而“一單制”就像報了旅行團,只需簽一份旅游合同,旅行社就安排所有環節,不費腦筋,跟著走就行。長江班列“一單制”打破了鐵路運輸和水路運輸規則不一致、數據不統一的壁壘,有效縮減了辦理流程,提升效率。經測算,“一單制”相較于傳統運輸模式,成本可降低20%—30%,運輸時效較傳統水運可提升30%以上。

    多式聯運“強筋骨”,多管齊下打通堵點痛點

    除了“一單制”,長江班列還在探索“一箱制”。四川省交通物流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一箱制”的主要特點是全程不開箱、不換箱,一箱運到底。

    “一箱制”的推行面臨的主要挑戰是,一箱運到底之后,返程還得滿箱,否則空箱返回將大幅增加運輸成本。為此,《四川省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推動省內主要港口和鐵路堆場互用、水運箱和鐵路箱互用直提,支持企業布局建設公共還箱服務點。“這都是為了‘一箱制’能更多落地執行。”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四川針對多式聯運“單證繁瑣、信息割裂、銜接低效”三大頑疾,強力推動“一單制”“一箱制”創新試點,希望借此打通多式聯運的“任督二脈”,后續效果將陸續顯現。

    在強主體方面,《實施方案》提出培育五星級多式聯運經營人。“目前我們的主要痛點在于經營人不強。”上述負責人表示,經營人是發展多式聯運的關鍵所在,需要其有效鏈接多種運輸方式,并服務于廣大發貨方。為此,四川將鼓勵港口航運、鐵路貨運、航空寄遞、貨運代理等企業向多式聯運經營人轉型,支持企業爭創五星級多式聯運經營人,通過能力評價樹立行業標桿。

    在暢網絡方面,四川目前依托聯運優勢,已實現三文魚、榴蓮48小時抵蓉。未來,四川將以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長江班列+江海直達”鐵水聯運等為基礎,打造更多的多式聯運精品線路,并以此為牽引構建“無縫銜接”聯運體系。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欣憶

    (責編:袁菡苓、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