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天府新區:小水果撬動大產業,激活集體經濟新動能

近年來,眉山天府新區以本地特色“水果經濟”為發展契機,探索“特色種植+鄉村旅游+數字電商”的農文旅融合路徑,推動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支持產業發展,眉山天府新區多措并舉強化資源集中、要素集聚。一是強化政策支持。出臺促進集體經濟融合發展指導意見,配套產業扶持、承接項目、流轉管理等政策文件,以政策“組合拳”激發發展能級。二是加強財政扶持。通過爭取上級資金、統籌本級資金,定期開展項目推進、資金使用、經營運行等綜合研判。圍繞特色產業發展需求,加大專項資金投入,推動50個村集體經濟全覆蓋實現倍增目標。三是注重人才培養。舉辦直播帶貨、店鋪運營等專題培訓6期,推薦26名村集體經濟電商主播人才參加省級培訓班,建立“主播帶農戶”“傳幫帶”幫扶機制,帶動農戶注冊“橘香獅子”“中崗脆桃”等品牌,全面提升就業帶富能力。
電商主播在田間地頭直播
在推動運行規范、發展提質方面,一是強化技術攻關,立足本地特色產業,邀請農科院專家“把脈問診”,開展專題技術培訓,創新采用嫁接移栽、仿自然培育等手段,積極引進雞心櫻桃、晚湖景脆桃、長桑果等優質品種,延長作物采摘期,實現品質、產量雙提升。二是數字引領轉型,強化線上直播技術,瞄準“春見柑橘”等特色農產品,創新“田間直播+現場品鑒”模式,直觀展示果品品質,實時互動答疑,通過分析流量數據、優化話術腳本、調整直播時段、搭建冷鏈物流體系,迅速打開市場,青龍街道首播一小時銷售額突破10萬元,實現粉絲量與訂單量雙增長。三是科學管理驅動,引進專業農業公司,標準化種植管理確保產品品質。如龍馬鎮長河村以黨支部為引領、村集體入股的方式,探索“黨支部+村集體+農業公司+村民”抱團發展模式,種植黃桃產業500余畝,預計銷售金額1200萬元。
構建農旅融合體系,促進價值提升、鄉村和美。一是打造多元場景。深化“特色種植+鄉村旅游融合路徑”,推動農業現代化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如錦江鎮象耳村依托千畝櫻桃園建成太白廬精品民宿,高家鎮鷹頭村將特色生態枇杷與牛角寨大佛徒步路線相結合,實現人氣和效益“雙豐收”。二是完善基礎設施。加寬黑化四好公路,暢通鄉村發展“動脈”,新建生態停車場、游客服務接待處、保鮮氣調庫等配套項目,提升服務承載力。三是延伸產業鏈條。因地制宜發展黃桃、櫻桃、枇杷、柑橘等特色水果種植,開發農耕文化體驗課程和親子研學課程,構建“采摘+觀光+住宿” 一體化服務鏈,形成四季可采摘、全域可游玩的農旅新格局。(胡利霞 張月 中共四川天府新區眉山工作委員會黨群工作部供圖 )
來源:四川新聞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