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水電集團多舉措迎戰高溫“烤”驗 全力守護供區電力穩定

受持續高溫天氣影響,四川多地接連發布高溫紅色預警,隨著千家萬戶空調開啟,用電負荷隨之急劇攀升。面對高溫大“烤”,四川省水電集團切實扛牢電力保供重任,全力保障電網安全穩定可靠運行,守護供區群眾清涼度夏,保障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用電所需。
下好項目建設“先手棋”,未雨綢繆強基礎
堅強的電網是打贏迎峰度夏電力保供戰的基石。針對可能出現的高溫極端天氣,四川省水電集團未雨綢繆,提前開展春季檢修,加速推進重點工程建設,對部分區域電網實施升級改造,著力提升供電保障能力。
7月7日19時30分,達州Ⅰ(開江)至楊柳110千伏雙回線路正式帶電投入運行,該線路工程全長11.213千米,新建鐵塔37基,采用雙分裂導線,滿足了大功率輸電需求。項目的投運,為達州市開江縣迎峰度夏電力保供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瀘州市合江縣,35千伏九支、白沙變電站3號主變增容改造項目于6月底完工,新增的2臺8000千伏安變壓器相繼投運,合江縣電網迎峰度夏保供再添新動能。
在成都市金堂縣,竹篙110千伏變電站新增投運了一臺5萬千伏主變壓器,使片區供電能力從5萬千瓦提升至10萬千瓦。
……
一系列電網工程相繼完工,居民用電有了更加堅強的保障。早在今年3月,四川省水電集團就抓住春季用電低谷的“黃金期”,共計投入5638.37萬元,對供區電力設施設備進行全面“體檢”,杜絕設備出現“帶病上崗”情況。同時,各批次電網項目建設加速推進,截至7月底,新建及改造輸電線路307.28公里,新建及改造變電站35座,新增變電容量156.77萬千伏安。針對老舊小區、工業園區等重點區域,完成376臺配電變壓器增容改造和67條重載線路升級,電網承載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打好應急搶修“保衛戰”,以演促練強內功
夏季除了高溫,還會出現雷雨天氣、暴風雨天氣。為防范自然災害可能帶來的突發電力故障,四川省水電集團組建了23支應急搶修隊伍,配備了15輛應急發電車,實行24小時備勤值守,確保突發情況發生時,搶險隊伍拉得出、能戰斗、打得贏。
7月18日20時左右,宜賓市長寧縣遭遇極端雷雨風災天氣,梅硐鎮澤鴻村三臺區5基電桿倒塌,30余戶居民用電受到影響。因雨后的山路濕滑,汽車開不上去,四川省水電集團長寧電力公司的搶險隊員們冒著大雨,將電桿抬上山,用最原始的方法立桿、架線,在48小時內恢復了供電。
7月21日21時35分,四川省水電集團大竹電力公司石河供電所接到報告:“石河鎮中心醫院電壓不穩,醫療設備無法正常運行。”接到報告后,搶修組10分鐘內抵達現場,通過紅外測溫、接地電阻測試,快速查明是施工導致接地體斷裂,隨即爭分奪秒開展搶修。從故障排查到修復通電,僅用了45分鐘就搶通了事關患者的“生命電”,醫院為此專程送來錦旗表達感謝。
這只是四川省水電集團在迎峰度夏保供電過程中,應急搶修的縮影。針對可能出現的極端高溫、狂風暴雨、設備突發故障甚至電力供應緊張等復雜局面,四川省水電集團及所屬電力公司,以應急演練為抓手強化應急準備,今年以來共計開展迎峰度夏電力保供綜合應急演練、防汛防地災演練等58場,3650人次參與,推動應急處置機制在演練中迭代完善,應急處置能力和實戰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運用新式設備“把好脈”,科技賦能添保障
“山路陡峭,加上天氣炎熱,靠人工至少5個小時才能完成的巡視,現在無人機十幾分鐘就能完成。”四川省水電集團合江電力公司線路設備運維中心副主任周倫說。
高溫之下,需要隨時監控電力設備的運行狀況。傳統人工巡檢面臨效率與安全的雙重挑戰。今年6月以來,各所屬電力公司組織運維力量分區負責,運用無人機巡檢、紅外線測溫等科技手段,對轄區內重要輸配電線路及設備展開高頻次“拉網式”排查,建立“智能巡檢+人工協同”的模式,實現了對設備全方位、多角度的無死角巡視,設備運行狀態實時可控,隱患發現與處置更為迅速。截至目前,無人機巡檢已覆蓋線路超398.35公里,精準發現并處置潛在缺陷26處。
此外,所屬大竹電力公司引入智能巡檢機器人,對主設備進行帶電巡檢,實施全天候、高頻次、多維度的“健康監測”,大幅提升了巡檢效率,同時減少了人力投入。與此同時,智能調度系統24小時實時監測電網運行數據,動態優化運行方式,科學調配負荷分布,最大限度挖掘電網輸送潛力,有效降低運行風險,為安全可靠供電提供了技術支撐。
當前,高溫天氣仍在持續,面對迎峰度夏保電的艱巨任務,四川省水電集團將始終堅守“情系大眾、回報光明”的服務宗旨,持續優化保供措施,以更堅強的電網、更可靠的設備、更高效的協作、更優質的服務,全力以赴打贏保電“攻堅戰”,為供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活提供穩定可靠的電力保障。(陳迅、孫思源)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