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民文
- English
- 網(wǎng)站無障礙
- 舉報
- 登錄
扶梯上救人誤傷第三人,誰擔責?(新聞看法)

在為他人提供緊急救助時,不小心導致第三人受傷,是否需要擔責?近期,上海鐵路運輸法院審結了一起相關案件。
上海地鐵打浦橋站內,乘坐上行自動扶梯的乘客馮某突然站立不穩(wěn),猛地向后傾倒。緊急時刻,站在馮某身后的乘客劉某反應迅速,伸出手臂將馮某扶住,避免了馮某可能遭受的嚴重傷害。
然而,由于事發(fā)突然、空間狹窄,劉某在施救時向后撤了一步,當時正站在劉某后方的丁某等幾名乘客因這一連鎖反應重心失衡,紛紛摔倒。丁某摔倒受傷后,將馮某、劉某和上海地鐵某公司三方告上法庭,請求判令三被告賠償醫(yī)藥費等各類費用共計5萬余元。
原告丁某認為:馮某在乘坐自動扶梯時沒有站穩(wěn)扶好,導致其身體失去平衡,馮某應對自己遭受的損害承擔責任;劉某的行為與自己的受傷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應當承擔相應責任;上海地鐵某公司在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缺失,也應對自己的受傷承擔賠償責任。
上海鐵路運輸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jù)本案審理查明的事實,馮某站立不穩(wěn)等行為與丁某摔倒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馮某對此負有過錯,應賠償原告相關損失。但丁某未充分注意自身安全,對損害結果的產生也有一定過失;劉某在案發(fā)時面對緊急情勢,及時對即將摔倒的馮某予以救助,劉某行為并無不當,也沒有超過必要的限度,本案中不應承擔賠償責任;上海地鐵某公司已舉證證明案發(fā)時涉案自動扶梯未出現(xiàn)故障,其對自動扶梯進行了必要的保養(yǎng)和檢查,事發(fā)后公司工作人員也及時到場處置事故,已盡到了合理的安全保障義務,也不需要承擔責任。
上海鐵路運輸法院民事審判庭四級高級法官李斌表示,綜合本案事發(fā)情況,法院酌情認定馮某對本次事故損失承擔70%的賠償責任,剩余30%損失由丁某自行承擔。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11日 1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