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這一國家級物流樞紐加速成形
智慧云倉及冷鏈物流中心項目預計10月建成投運

智慧云倉及冷鏈物流中心內,工人正進行墻面施工。
智慧農產品供應鏈服務基地暨結算中心項目效果圖。
曲臂式高空作業車在碩大的倉庫中搭建起“空中作業平臺”,工人在上面忙著進行墻面施工;主體已經完工的大樓外,工人正在進行外立面玻璃的安裝……記者10日從彭州市了解到,作為四川省2025年重點項目的中國供銷成都老鄰居智慧云倉及冷鏈物流中心項目,隨著主體工程全面封頂,該項目正式進入室內裝修與總平工程沖刺階段,預計今年10月建成投運,屆時將為成都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注入全新動能。
彭州片區建設農產品集散樞紐
預計今年交易額達1000億元
記者了解到,今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了2025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支持全國30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成都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入選。成都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選址于彭州農副產品及食品專業物流港(彭州片區)和簡陽臨空經濟產業園電商智慧物流區(簡陽片區)。
彭州片區作為成都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的重要一環,立足“西部農副產品保供基地”定位,正在積極構建“3高3快3軌2站”(成萬渝高速、成都第二繞城高速、新德高速;成彭快速、天府大道北延線、彭青淮快速;成汶鐵路、市域鐵路成德線、彭青鐵路;濛陽港、濛陽綜合樞紐站)立體交通網絡。通過鐵路干線銜接中歐班列,與青白江陸港、天府空港形成“陸海空”立體聯動,構建起覆蓋歐亞的商貿物流網絡。這既為成都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提供保供支撐,更通過“通道+樞紐+產業”模式,帶動川西北農產品精深加工、冷鏈裝備制造等產業集聚。預計到2027年,成都商貿服務型物流樞紐將帶動就業5萬人,貨物運輸量達3500萬噸,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物流主骨架的關鍵節點。
與此同時,區域內老鄰居、永輝、舞東風等商貿企業集聚,構建起覆蓋生鮮冷鏈、社區零售、生活服務的全場景商貿生態;四川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正加速建設智慧型、國際化農產品交易平臺,預計2025年交易量突破1000萬噸,年交易額達1000億元,成為鏈接中亞、東南亞市場的農產品集散樞紐。
智慧云倉及冷鏈物流中心封頂
達產后預計年產值35億元以上
“中國供銷成都老鄰居智慧云倉及冷鏈物流中心項目占地約60畝,計劃總投資1.8億元,規劃總建筑面積近32000平方米,擬建設智能化常溫立體庫、農產品冷藏庫及分揀加工區、配套綜合樓(含信息數據中心)等建筑,主要用于儲備糧油、肉蛋奶、方便食品及飲用水等重要民生商品,以及新鮮果蔬儲藏、分揀、加工及配送,其中生活物資日常儲備總量超15萬噸,農產品及農副產品銷售超25億元。”指著效果圖,項目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道。
記者看到,位于濛陽街道的施工現場一派繁忙,項目主體工程已全面封頂,進入室內裝修與總平工程沖刺階段。
“項目達產后,預計可服務全省范圍內約1500家流通網點及500家上游供應鏈服務商,每年可為地方政府貢獻經濟產值35億元以上,提供直接及間接勞動就業崗位超3000個,帶動省內農產品銷售超過20億元。”該負責人表示,項目通過完善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和集散地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有利于強化農產品產銷對接,強化“菜籃子”產品供給,全面助力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為縣域經濟注入強勁動能。
多個重大項目加速推進
構建西部最大農產品供應鏈
“除老鄰居項目以外,目前永輝供應鏈現代產業園、標果智慧農產品供應鏈、彭州國際陸港進口農產品展示交易中心等重大項目均在加速推進,建成后將形成集群共振,共同構建起中國西部規模最大的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彭州市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標果(西南)智慧農產品供應鏈服務基地暨結算中心項目預計今年9月開工,2026年12月完工。該項目計劃投資5.2億元,占地118畝,通過“線下供應鏈服務基地+線上農產品交易平臺”相結合的方式,將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冷鏈物流、電子商務等技術充分運用到現代農產品供應鏈流通中,致力于建成集“交易、倉配、加工、結算、售后”功能于一體的生鮮農產品供應鏈服務基地,打造農產品數字化供應示范場景。項目全面達產后,預計年營業收入為5億元,年稅收超3000萬元。
彭州國際陸港進口農產品展示交易中心項目預計2027年12月完工,作為我國“南菜北運”“北菜南運”的中心樞紐,重構進口水果“口岸直通—成都集散—西南分撥”的流通路徑,提升面向東南亞進口水果的吸附能力。(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袁弘 圖據彭州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