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學位63000個 成都38所新建學校下月投用

暑假進入后半程,今年秋季學期新投用的學校也在緊鑼密鼓地為開校做著最后的準備。
據了解,今年9月,成都將投用新建中小學、幼兒園38所,新增學位63000個。其中,幼兒園9所,新增學位5310個;小學14所,新增學位30690個;初中12所,新增學位20100個;高中3所,新增學位6900個。
目前,這些新學校為開校準備得如何?學校都有哪些特色亮點?近日,記者去部分校園探了探。
●四川天府新區教師共享中心附屬學校
已成立“家校共建
質量委員會”
四川天府新區教師共享中心附屬學校位于天府新區云龍路1500號,占地60畝,建筑面積35000平方米,是在原四川天府新區第十二小學的基礎上,升級成為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并更名為四川天府新區教師共享中心附屬學校。
據了解,當前學校管理團隊、全體教師、后勤人員已全部到崗,食堂經營許可證已經獲批,教室布置完畢,劇場、圖書館等也已建設完畢,操場鋪裝晾曬完畢,環境綠化完畢,水電氣、寬帶已全通。
早在今年5月,學校就邀請了部分家長代表走進新校園,見證學校的建設進程。學校黨支部書記兼校長黎波告訴記者,學校成立了“家校共建質量委員會”,家長們全程見證學校的建設進展。
●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金融城校區)
60個教室全部建成
AI智慧教室
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金融城校區)位于錦江區柳江街道泰寧三路、國安街、國祥街、祝國寺西路之間,總建筑面積5.8萬平方米。配有能滿足60個教學班的教學樓,能容納近2000人的食堂、能容納800人的多功能報告廳。
在硬件上,金融城校區擁有智慧校園和開放校園兩大特色。學校共有60間教室,計劃全部建成AI智慧教室,今年首批30間教室已建設完成。在空間開放上,學校5層教學樓分別打造了不同主題的共享空間。
今年6月,由錦江區電教館統一采購的桌椅已經配置完畢,均采用優質天然的實木材質和無毒無害的水性環保漆面工藝。
●成都師范銀都紫竹小學(暫定名)
管理團隊多來自
高新區優質學校
成都師范銀都紫竹小學地處高新區新川片區。該校原為廣都站東南側學校項目,是新川科技園規劃的24所學校之一。原本是要建成九義校,規劃用地約1.4萬平方米,計劃設置36個班,可以提供1680個學位。今年5月官宣改為小學,并加入新成立的成都師范銀都小學教育集團,面向中和B區招生4個班。
據了解,雖是今年才投用,但學校建筑在去年8月就已竣工并通過了驗收。據學校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學?;I備工作已基本完成,接下來會請專業機構對學校進行封閉環境的整體檢測。
在管理團隊及教師隊伍方面,學校籌備組組長為成都師范銀都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文莉,副組長為成都霍森斯小學黨支部專職副書記王曉明,成員也基本是來自成都師范銀都小學、成都石室天府中學附屬小學等高新區本地優質學校的管理團隊。
●成都市雙流區空港實驗初級中學
規劃設置30個教學班
成都市雙流區空港實驗初級中學(簡稱“空港實驗初中”)由成都市石室中學(成都四中)領辦,是一所全日制公辦初級中學。學校位于雙流區東升街道長興路6號,總建筑面積約3.5萬平方米,規劃設置30個教學班,提供學位1350個。
學校建筑以純凈的白色與溫暖的橙色為主色調,施工方正嚴格按規范要求進行最后的設備安裝調試、環境清理及細節完善工作。
●成都市雙流區空港實驗小學
將以“兩主一參”模式辦學
成都市雙流區空港實驗小學(簡稱“空港實驗小學”)是由雙流區教育局與武侯區教育局合作共建的高品質公辦小學,由龍江路小學領辦,采用“兩主一參”(政府主導、學校自主、國企參與)的新體制辦學模式。
空港實驗小學位于雙流區長興路8號,校園占地48畝,建筑面積約2.3萬平方米,設計規模36個教學班,可提供學位1620個。據了解,空港實驗小學已于5月30日完成項目竣工驗收,預計于9月正常開學投用。
●成都市新津區外國語實驗小學校
正推進局部總平綠化
及建筑保潔
成都市新津區外國語實驗小學校位于新津區長島路99號,學校占地33畝,建筑面積17000平方米,規劃24個教學班、1080個學位。截至目前,學校主體施工都已完成,正在推進局部總平綠化及建筑保潔。
學校表示,今年秋季啟用的課桌椅都是去年采購的,已經存放了一年以上的時間。首次室內空氣質量檢測結果均合格,開校前還將邀請第三方環評機構及家長代表參與環保復查。
另外,目前該校干部教師團隊已全部到位,正全力籌備開校工作,確保9月如期開學。
●成都市龍泉驛區龍華小學校B區
“一校兩區”開啟
成都市龍泉驛區龍華小學校B區的正式投用,標志著學校邁入了“一校兩區”的發展階段。
龍泉驛區龍華小學校創建于2010年,學校共計7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800余名,教職工220余名。B區作為龍華小學低段部(一至三年級)校區進行使用,坐落于經開區南三路1500號。
雖然秋季才正式投用,但學校早在2024年10月就已經整體驗收合格,今年6月所有教學設備也都安裝完成。去年6月、今年7月進行了兩次室內空氣檢測(GB/T 18883-2022標準)均為合格。(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張瑾 樊英 呂文豪 張海燕 馮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