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主免費充電,運營商能賺差價,電網可減負,物業還省心
四方共贏的背后是啥商業模式?

不懂就問
經 濟 熱 點 一 線 探 訪
問題
●小區裝雙向充放電充電樁如何讓多方獲利?
回答
●車主通過V2G雙向充放電充電樁完成一定量的放電任務,可享免費充電,節省充電費用
●新能源汽車參與電網削峰填谷,可減小高峰時段供電壓力,提升供電穩定性
●緩解夏季車輛充電與空調用電的沖突,避免因充電負荷過大導致變壓器過載、跳閘等問題,減輕物業工作負擔
●依靠“峰谷套利”商業模式,車主在谷段充電,在峰段將車里的電放到物業的商業變壓器,運營商從中賺取差價
結論
●利用峰谷電價差,實現車主省錢、電網減負、物業省心、運營商盈利四方共贏
“我車位上這個充電樁6月剛裝好。”8月8日上午,天府新區濱江和城小區地下停車場一位車主正準備給自己的新能源汽車充電。該車主介紹,通過完成一定量的放電任務,就可享受免費充電,每月能省下不少充電費用。
車主免費充電,運營商還能賺到錢,這樣的商業模式是如何運作的?我到濱江和城小區一探究竟。
這位小區車主口中的新能源充電樁是V2G(車輛到電網)雙向充放電充電樁,既支持充電,又支持放電。
“相當于給電網一個‘移動充電寶’,讓新能源汽車也能參與削峰填谷、虛擬電廠等應用場景。”國網天府新區供電公司直管區供電中心客戶服務班工作人員孫偉鑫打了一個比方。
目前,不少公共充電場站已開始使用V2G充電樁,但把V2G充電樁“搬進”居民小區卻不常見。為什么要這樣做?
這源于一項現實需求。“濱江和城小區的入住率非常高,每到夏季,空調等降溫設備用電負荷居高不下,小區變壓器持續重載,所以過去小區物業限制居民申請個人充電樁。”孫偉鑫說。
打開空調、給車充電,兩種用電需求起了沖突。針對這一痛點,國網天府新區供電公司在該小區探索“有序充+V2G”組合模式。
“這是四川首個‘有序充+V2G’居民小區虛擬電廠。”孫偉鑫介紹,這座虛擬電廠主要依靠兩部分來合理分配電力資源:V2G充電樁讓新能源汽車“谷充峰放”,緩解小區日常用電焦慮;有序充模塊則根據小區變壓器負載情況,實時調節充電功率,避免因充電負荷過大導致變壓器過載。
通過“有序充+V2G”,即使在充電高峰時段,也可保障小區居民正常用電和車主充電。與此同時,通過完成一定量的放電任務,車主還能享受免費“安樁+充電”服務。
V2G充電樁的成本并不低,如果安樁、充電都免費,項目運營商靠什么盈利?
“本質是靠‘峰谷套利’的商業模式。”濱江和城小區V2G項目運營商負責人潘世豪介紹,用電低谷時段小區新能源車主用V2G充電樁將電充進車里,再在高峰時段將車里的電放到小區物業的商業變壓器。
潘世豪算了一筆賬:濱江和城小區居民谷段電價大約為0.2元/千瓦時,高峰時段的工商業用電成本則相對較高,接近0.8元/千瓦時。在新能源汽車的一充一放之間,就出現0.5—0.6元/千瓦時的電價差。“結合與小區物業達成的協議,我們還能有0.4元/千瓦時的電價差利潤,這是濱江和城小區V2G項目持續運營的奧秘所在。”
據測算,每輛新能源汽車平均每天放電量可供2—3戶小區居民日常使用一整天。若有30輛車同時進行放電,則能基本覆蓋物業商業變壓器負荷。
車主充電少花錢,電網負荷更穩定,物業不再頭疼跳閘,運營商還能賺個差價。一個V2G充電樁,能讓四方受益。這事兒,很劃算。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尹夢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