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話劇《共生》重演

    方言演繹市井煙火 家庭冷暖引發共鳴

    2025年08月12日07:57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方言演繹市井煙火 家庭冷暖引發共鳴

    《共生》劇照。 四川人民藝術劇院供圖

      近日,在成都國際劇院,打磨后重新上演的話劇《共生》落下帷幕。由四川人民藝術劇院打造的《共生》被譽為有成都本土特色的舞臺劇版《人世間》。

      開演前,兩道燈光直射舞臺。飾演母親的演員李秀萍就座,飾演家庭成員的諸位演員陸續登臺,一個家庭的熱鬧與辛酸就此展開。

      年邁獨居、身患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的母親,在生日這天喚回自己兩個親生兒子和養女,告知三人自己的賣房養老計劃——誰愿意照顧自己,錢就歸誰。并不復雜的劇情,在兩小時的四川方言演繹中,把觀眾代入舞臺上的家庭冷暖。

      具有真實質感的道具布景是把觀眾代入故事的重要因素。在主創團隊看來,觀眾進入劇場時,看到的場景、聞到的味道、聽到的口音,以及演員的衣著相貌,都應是生活中熟悉的。

      鳳凰牌老自行車、塑料桶改裝的藥酒桶、方形的奶粉罐儲物箱……超過100件道具復刻老式小區里的家常細節,一個稍顯擁擠但又富有生活氣息的家庭環境躍然舞臺中央。

      “進行《共生》的構思時,我們十分注重融入成都市井人家的煙火氣息,讓觀眾觀看時就像看鄰居家常,不知不覺就把自己看進去了。”導演朱天天這樣介紹舞臺的布景思路。

      方言演繹是《共生》的特色標簽之一。故事設定在成都二環內的老小區,劇中人脫口而出“打胡亂說”“裝瘋迷竅”“你要把我搞神”等方言。在劇情主框架穩定的基礎上,每次復演,主創團隊都會加入鮮活的潮流元素,采用更加貼近當下年輕人的臺詞。

      “我們的作品是現實主義題材的,主旨就是要貼近觀眾講故事。”朱天天介紹,很多觀眾看完之后表示能看到自家的影子,這就是《共生》引起的共鳴,承載了濃烈的情感回響。“大家需要日常的體驗,這是《共生》能一直演下去的原因。”

      “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人與所屬群體的關系,個人與時代的關系,這三類關系是《共生》所反映的,也是觀眾所在乎的。”編劇兼演員李智穎介紹。

      主創團隊透露,《共生》有望到更多地方巡演。目前劇方正在接洽新一輪巡演地,希望在打磨提升的基礎上帶給觀眾更多驚喜。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鄭志浩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